学校管理的重点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在教师。所以,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首要课题是: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籍此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使教师在学校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推动学校的综合发展,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激励理论,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这一理论虽率先被企业(工厂)所运用,为企业(工厂)培训出许多优秀人才,但它并不是企业(工厂)管理的专利,亦可被学校管理所借鉴。学校管理说到底也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他们所期望的目标,采取相关措施,使每个人在朝着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奋斗,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工作效率。只不过,学校不同于企业(工厂)的是,学校以时间和知识为原料,以日常教学为工序,以教育管理为保障而已。说到底,激励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领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激励理论给我们留下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思考一:要善于在满足教师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明宜正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了经济工作而谈教育、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教师具有“社会的人”这一基本属性,也追寻着一般人所追寻的衣、食、住、行。这一论述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暗中契合,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基本需要,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教职工之所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青年教师想方设法解决诸如婚姻、住房、子女入托等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他们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积极推荐他们的学术论文得到发表;对于老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照顾,过年、过节领导亲自到家中去拜访,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只要我们对教师真正做到尊重、理解、信赖、关心,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学校也就一定能够办好。
思考二:要懂得在激发教师产生高层次需要上创新突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目标的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目标的期望值和效价。用公式表示M=V×E(M代表激发力量,E代表期望值即被激励者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价,V代表效价即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学校管理者在设置学校发展目标、教育目标时,必须联系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办学实际,目标不能过高否则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和希望,使目标丧失动力作用。当然也不能过低,如果目标实施,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目标往往是没有激励意义的。恰当的目标,应当是“跳起来摘果子”,暨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位教师得其位,位适其人,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学校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目中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成就自己的事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教育管理者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激发教师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思考三:要弄清激励虽好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激励历来是组织管理者用于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古今中外许多专家、管理者总结了许多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的激励思想,提出了诸多系统性较强的激励理论,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这些激励理论对于解决如何激励人的问题并未提供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法,尤其是对于特定组织和组织中特定层次的人员的激励问题,始终没有系统的研究。对于学校这个特定组织中的特定人员——教师的激励,教育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各层次教师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点,要充分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校自身的特点,要注意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差异及教师个体需要的不同,采取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激励目的,不然只会弄巧成拙。教师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教育管理者必须以事业鼓舞之、以物质奖励之、以精神安慰之、以环境吸引之,简单的物质奖励、制度规范、惩罚处置只会适得其反。我深信,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教育管理者只要理顺了老师的心,理解了教师的情,号准了教师的脉,即使给教师“吃的是草”,他们也会“挤出来的是奶和血”。
综上,激励的基础是“需要”。需,感到缺乏什么,有不足之感;要,期望得到什么,有求足之意,当教师有不足之感并有求足之意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产生企图减轻不平衡的行为。教育管理者要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激励理论,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提高教学工作的内驱力、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使教师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来。将激励理论应用于学校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教育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灵沟通,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梓潼县文兴乡小学校 贾宗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松记者赵斌)近年来,自强镇大力发展莲藕产业,仅黎明村莲藕种植突破800亩,形成两公里的荷花观光长廊,去年夏天来黎明荷花园观光休闲的游客突破3万人,部分群众发展了简易农家乐。为实现卖花与卖果...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