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尽心尽职的“猪保姆”——罗美蓉兴业记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6-22 13:48   https://www.yybnet.net/

□余硕 记者 赵斌

在梓潼县建兴乡建立村,提起村主任罗美蓉,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说,她勤劳、肯干,是大家致富的榜样。

建立村与其它村社一样,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而罗美蓉夫妇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他们认为,在家守着田土,只要用心搞好产业,也能发家致富。罗美蓉夫妇选择留在家乡养猪,从最初养殖4头母猪开始,如今存栏量已达200多头,年收入10万元。

刚养猪的时候,罗美蓉也是经历了一段坎坷路。“刚开始养猪,因没有经验,管理不善,吃了不少亏。”2007年,村里发生猪瘟,罗美蓉的猪仔一夜间死了20多头,全村的养猪户也只剩罗美蓉一家。夫妻俩没有被吓倒,他们到县畜牧局咨询,向专家学习养猪技能。从2008年开始,夫妻俩按照专家指导科学养猪,逐日登记猪的饮食情况,按要求注射疫苗,定时打扫猪圈……用罗美蓉的话说,他们就像“猪保姆”。

经过不懈努力,夫妻俩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近几年,罗美蓉家共出栏商品肉猪100余头,收入达10多万元。“虽然养猪要比打工更辛苦,但心里很满足、踏实,辛苦还是值得的。”罗美蓉说。

在养殖场,记者看到,育肥猪、仔猪被分开饲养。保暖灯把仔猪圈舍照得亮堂堂的,一头头仔猪长得油光水滑。“养猪也得讲科学,一味地埋头养根本不行。冬天圈舍要保暖,夏季要通风,食料要科学搭配。”罗美蓉说,现在自己最想的是再修几间圈舍,安放好产床,给母猪提供一个更好的生产环境。靠庭院发展养猪尝到甜头后,今年罗美蓉夫妇又投资2余万元,在家边空闲地建起了一间保温式猪圈,扩大规模养殖业。由于今年肥猪价格上涨,一茬猪不但赚回了猪圈的投入,还装了动力电,购置了饲料粉碎机,为发展大规模养殖奠定了基础。罗美蓉下一步的规划是不再出售自家的仔猪,自繁自养,要将规模扩大到四百到五百头。

从小打小闹逐步扩大规模养殖,如今罗美蓉已经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养猪大户。作为村主任和一名党员,罗美蓉在她致富的同时,也不忘全村村民的发展,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建立村已有十几户发展养猪业,该村也成为养猪专业村,人均年增收近500元,今年,她计划在建立村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养猪致富。“我想把积累的经验介绍给他们,大伙一起养猪致富。”谈及今后的打算,罗美蓉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无人机喷药 1亩田1分钟

本报讯(胡正贵本报记者赵斌文/图)25日,在梓潼县东石乡柴坝村400亩水稻制种田上空,一架24旋翼无人机正在天空盘旋,为其中2亩水稻制种喷雾农药。这是梓潼县首次开展无人机喷药实验。水稻制...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尽心尽职的“猪保姆”——罗美蓉兴业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