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起爆!”9月4日傍晚6时许,距离阆中古城60公里的千佛镇构溪河畔,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挟裹着泥沙的“烟柱”冲天而起十几米。半小时后,阆中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防爆民警宣布:炸弹排爆成功,警戒解除。
“鹤峰乡石曲子村一个农民家里,放了一枚炮弹!”4日上午,阆中市公安局千佛派出所所长康毅接到举报电话后,深感事态严重。千佛派出所4名民警立即赶往石曲子村。在村民汪开明家新建的3层楼房的土院坝边,一枚炸弹赫然眼前。周围村民听说老汪捡了一枚炸弹,纷纷赶来看热闹。
虽然不知这究竟是一枚什么炸弹,但要是爆炸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民警决定把炸弹安全护送到派出所等待进一步处置。两名民警并排而坐,像抱小孩一样将炸弹揽在怀里。为了尽可能减小颠簸,10公里路程警车行驶了近1个小时。
记者在派出所看到,这枚炸弹通体呈黑色,引信、弹体较为完整,尾翼锈蚀较为严重。据防爆专家冯法元介绍,从外观看,这是一枚从飞机上空投下来没有爆炸的航弹,长约66厘米,直径8厘米,重约5公斤,弹体上没有任何文字或者符号。为了安全,公安部门决定将这枚航弹就地销毁,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
据村民汪开明介绍,9月2日下午,暴雨过后,他在家附近的河沟旁看到一个柱状的东西,露出约20厘米。近年来油气部门在千佛镇一代勘探钻井,他以为是钻井队留下的钻头之类的废铁,于是将柱状物扯出来抱回了家。
“很庆幸,汪开明在拾回炸弹的过程中,没有激烈的动作,也没有撞击。否则,后果就难以预料了。”冯法元说。
炸弹怎么会出现在距离阆中古城几十公里之外的偏僻农村呢?“1941年日本飞机曾三次轰炸阆中。这枚航弹的出现,很可能与当年的轰炸有关。”冯法元推测。
(王玉贵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谢谢你,我们一辈子都记得你这位救命恩人。”昨日15时30分许,阆中古城杨天井街一家茶坊内,一对夫妻和一名小女孩簇拥着一名中年男子,泪流满面,哽咽着表达感激之情。原来,2月3日下午,小女孩不慎掉入嘉陵...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