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通过几天时间走访发现,尽管时值盛夏,酷暑难耐,市民的健身热情盖过了天气的高温。
8月3日晚上,记者在市西河体育公园看到,青壮年人在灯光的映照下打篮球、踢足球,比赛进行得专注又激烈,汗水浸透了衣裳;年纪大一点的市民则三五成群,打打羽毛球、乒乓球……除此之外,市北湖公园广场、市果山公园广场、市西山广场到了清晨和傍晚,到处可见运动者的身影。
盛夏酷暑,游泳成了消夏避暑的最佳运动。记者在位于白塔嘉陵江大桥下高坪一端看到,傍晚,来嘉陵江中游泳的人像下饺子一样。此外,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以及其他室内游泳池,均是一片热闹戏水的场景。
“尽管天气炎热,但随着暑期的到来,南充市纷纷开展了游泳教学班、球类教学班,吸引了很多学生,以及成人前来培训。”市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成了一种时尚,目前,南充市民越来越重视自我的健康和体型,越来越多的人走下麻将桌、走进运动场,通过自发组织、加入俱乐部,以及报班学习等方式,投入到运动中来。
标准化的室外游泳池和网球场、崭新的田径练习跑道……记者在市马市铺路的市体育中心看到,该中心内相应的配套设施部分已经建成。
“为了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目前,我们在西山运动场、市体育中心、金世纪体育馆等南充市主要体育场馆添置、更换了全民健身设备器材200余件次。”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张弩向记者介绍,目前,南充市体育设施建设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全市在全民健身路径307条的基础上新增了27条,还新增西河体育公园、西山环山步道等特色健身场所。
据了解,除了市级体育健身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外,其它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建设也在不断增加,阆中市体育活动中心占地135.43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包括1个体育馆、1个体育场、1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室外群众健身场地。仪陇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686平方米,可以容纳2000余名观众。这些地方均成了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目前,除了3个区(县)还没有综合性的体育场馆外,其他6个县(市、区)均修建起了体育场馆。
“今年上半年,南充市平均开放体育场馆的时间保持在170天以上,实现了全面覆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张弩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在一周之内,只要参加超过3次以上健身锻炼,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就属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据统计,目前,南充市有450多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说明南充市群众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也证明了南充市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的修建,把越来越多的市民吸引到了健身的行列中来。
新闻推荐
(张晓东)8月10日上午,阆中市30名乡村英才参加了第三届“乡村·中国梦”心爱素拓计划出征仪式。随后,乡村英才们启程赴京,将参观清华大学、人民大会堂等地,并与社会名流交流。据了解,支持英才成长的...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