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来源:南充日报 2015-10-31 18:42   https://www.yybnet.net/

●阆中市阆中中学 吕莎

站在哲学人类学的高度,我们应从读者和读物、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社会、读者与自我的四个视角提示阅读的本质特征,认清“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阅读科技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对个人、社会发挥着“育人成材,经国济世”的巨大功能。而阅读教学研究的归宿在于提高阅读效率,培育“读书人口”,营造书香社会,所以为了开创语文教育的新纪元,首先应使阅读教学跨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从阅读时效来看

(一)精读法

这是一种对读物认真细读、精心揣摩的阅读方式。这是从阅读的粗细来区分,与“略读”相对而言的“精读”的目的,是获得对该物全面、深入、充分、精细的理解。精读的要求是,每分钟200字左右(250字以下),理解率在90%以上。精读是阅读的基本技能,而且是略读、快读和其他技能的基础。精读的要义可以用“咬文嚼字”“细琢细磨”“纤屑不遗”等词语来概括。

精读的具体方法很多,首先要熟读能诵。司马光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苏轼则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今天要“读书百遍”已不太现实,但精读课文至少三遍,经过“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还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要深思善疑。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也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第三,要动手动笔。前人主张“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摆卡片不读书”,把读书、思考和写作融为一体。所谓动笔也有由简到繁的不同层面。最简单的是“圈点勾画”,较简单的是“批注”,稍复杂的是“摘录”,最有价值的是“读书笔记”。

(二)略读法

现今,书报杂志瀚如烟海,其中绝大部分只能大略地看,泛泛地读,甚至是鲁迅所说的“随便翻翻”,这就是略读。略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法。略读一般是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南朝萧统在《文选》中就指出要广泛的阅读。诸子百家,文史经哲,天文地理,数理化生等,都不妨涉猎,从而达到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的目的。

略读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扫描式要求在阅读中一目数行,迅速扫描,撷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比如,可以略读前言,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及主要观点;扫描目录,了解全书论述的问题及内部的层次,根据目录扫描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扫描一页中的关键段落,段中的关键句子,句中的关键词语,以抓住重点内容;快速摘记,随笔勾画,以巩固阅读的成果;看结束语,对全书内容做出判断和评价。

跳读式,指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品读相关的部分。比如,主要阅读一本书的标题、重点语句和图表,等于了解这本书“浓缩本”;主要阅读同特定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句,以便于查找有关资料。

(三)快读法

快速阅读、快速理解、快速记忆,这是一种高效率的读书方法。加快阅读,不一定影响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就像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字的一笔一画都看清楚,而只要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一样。对于句子和段落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映入大脑,就能凭语感和经验把握它的整体意思。

快速阅读法要掌握5个要领:1、须是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倒回去重读。2、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材料调整速度。3、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4、多积累词语和句子。5、经常练习,养成习惯,逐步加速。

二、从对内容的理解来分

(一)猜读法

猜读,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内容。比如,看到标题,可以猜测正文的内容,然后把正文与所推测的内容比较;读了开头,猜测文章将有什么样的结尾;读了上段,猜测下段,或读了上句,猜测下句。猜读法有利于读思结合,使阅读插上联想、想象的翅膀,提高阅读的兴趣。

猜想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把原文的有关材料作为依据,从文章体裁、有关段落、有关字词句出发,作合理的推测。把原文的内容与猜想的内容作比较,猜想对与不对,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猜想能锻炼创造能力。

(二)问题法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不断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

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重数量,不计质量,实行问题无错原则。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使学生提起问题来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第三,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从不同的角度提些问题做示范,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发现问题。

(三)体验法

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品作品的韵味,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去探索作品的美。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师生共同创造可体验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下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读录音,听配乐朗诵,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品读,也可以是学生的自读自悟。其间还可以辅以浓烈色彩的情感渲染、背景介绍、观看场景等。如教读《安塞腰鼓》一文,可让学生看安塞腰鼓的舞蹈录像,以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2、学生进入体验境界。

3、师生共同交流体验,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总之,教师应善于营造逼真、优美、愉快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善于进行情感渲染,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画图法

如阅读《斑羚飞渡》,可在理解斑羚飞渡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画出斑羚飞渡的示意图。这就需要在读中画,画中读。首先是正确理解原文,这是作画的基础。其次是把有关斑羚飞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象,这是作画的关键。最后用图画把想象的内容表现出来,这是画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创造:一是把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象;二是用图画把内容表现出来。前者属于创造性思维,后者属创造性实践。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就在读与画的结合中得到了培养。

(五)迁延法

又叫迁移想象。即摆脱课文的束缚从局部地方旁逸斜出,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要增加“新鲜活水”,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阅读《月亮上的足迹》,可抛开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假如你此时正在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宇宙飞船的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迁移想象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六)美读法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正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

例:《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不但意境美,而且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骈散结合、语言凝练,形象而富于音乐美,用美读法朗读课文就是学习此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分三步进行:

1、借助工具书和注解扫清朗读障碍。如“浩浩汤汤”中“汤汤”一词读作:“shang shang”,“浊浪排空”的“浊”应读“zhuo”等,然后进行试读,要求对准字音,不增减字,不重复和颠倒字词,读出句间停顿,达到熟练程度。

2、划分朗读节奏,练习朗读,读出句间停顿。读骈句,节奏注意整齐划一,一般四个字的句子,两字一顿。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余长短句按意义划分节奏。如“衔/远山,吞/长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邻两组骈句之问应有稍长的停顿,如“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除此之外还要声音洪亮,读出抑扬顿挫,在熟练的基础上达到流畅。可分段练习,先从第二、三、四段练起,再扩展到全文。

3、边读边联想文章意境,设身处地,读出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的程度。

“美读法”追求与作者心灵相通,就是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多加练习,必将有大的收获。

总之,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阅读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推荐

男童被烧伤社会各界捐款10万元

(记者易立权)10月26日,阆中市洪山镇一男子当街焚烧垃圾,引发灭蚊器爆炸导致两男童被烧伤,其中一名男童杨祥震严重烧伤。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消息传开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目前捐款...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