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德利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动南充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成为全市上下后发赶超的新追求。
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度推进项目工作、着力实施扶贫攻坚……一项项重点工作在“清单工作法”的助推下,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效应。
一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37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7.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2亿元,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2亿元,同比增长11.7%。
持续向好发展的背后,源于一张体现“严”与“实”的清单。
一张清单“压担子”压力传导“激活”干事创业热情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项目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关键和要害。”今年初,市委书记李仲彬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一语诠释抓项目是破解南充发展难题的关键,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从一个一个重点项目抓起,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干起,扎扎实实地推进项目工作。
今年150个重点项目如何推进?挂图作战,列出项目清单、时间表、路线图。每个重点项目都要有责任主体,具体的责任人,项目攻坚呈加速之势。
为确保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各级各部门落地生根见效,市委组织部率先在阆中市试点开展“清单工作法”。之后,全市每个乡镇和市、县(市、区)部门相继运用“清单工作法”,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庸懒散浮拖突出问题。
***、精准脱贫,是边远山区群众期盼脱贫致富的最大心愿。记者来到阆中市偏远的西山乡岳林垭村采访,该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同志与乡村干部一道在规划“果套菜、果套药、果套草”的种植模式。
“乡亲们,面对岳林垭高山深丘的实际,你们认为种植什么最好?”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涂汉波在村民中征求意见。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我们这些老年人,靠肩挑背磨来搞传统农业,这不是办法,长期下去,肯定还要穷。”村民宋立银、任泽喜放开嗓门:土地还是集中流转出去,招引业主发展中药材和水果这两大产业,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土地租金,而且还可以到农业产业园去务工。
“那基础设施怎么搞呢?”
“我们愿意投工投劳,搞一些产业便道、蓄水池,修建山平塘。”任泽喜等村民说。
连日来,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建立权力清单、问题清单、办理清单、考评清单、结果运用清单,对扶贫攻坚项目、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贫困村的现状分类挂牌,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每月考评一次,按ABCD四个等次进行打分,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
在岳林垭村,记者看到,虽然10月24日是双休日,但参与扶贫的工作同志仍然与农民一道修建村道公路、维修山平塘、搞小春蔬菜育苗……岳林垭村村干部在与记者摆谈时说,村里78户贫困户中,已扶持生产发展和就业55户。现在已完成了岳林垭片区扶贫规划、村民议事会制度,整治山平塘6口、蓄水池10口,新建引排水沟渠3公里。
在阆中的12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到位,他们运用“清单工作法”,从解决民生问题破题,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从完善基础设施起头,从发展特色产业使劲,从加强基层组织着力,从尊重群众意愿做起……
阆中运用“清单工作法”推进扶贫攻坚,仅仅是全市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清单如何落实?如何培育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南充市农牧业局将“清单工作法”列为建单、办单、考评三个步骤,每天下班前报告当日工作动态,天天公布办事效果。“必须看效果!”市农牧业局局长向贵瑜用了目标倒“逼”的关键词,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
每日工作晒动态、每周督查晒进度、每月评议晒绩效,三个“晒”字让干部明白:当“懒”干部、当“庸”干部没有生存空间,这样,从源头上治理为官不为的“顽症”。
一张清单“晒权责”设立标尺“丈量”干部有效作为
单位权力清单、岗位责任清单、工作问题清单,这三张清单在阆中市住建局公示墙上历历在目,阆中火车站广场达进度,灵山大佛寺景区欠进度,而欠进度的责任部门赫然写着“城建一室”。
“必须倒排工期,在10月底就会弥补上来。”阆中市住建局城建一室主任杨益深感压力巨大。
在阆中市住建局局长易良的办公室,挂着一张项目作战图,图上显示:36个重点城建项目中,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11月2日,阆中市洪山镇五郎坪村,村民正在整理好的土地上栽植柠檬。据了解,该村有贫困户80余户、贫困人口200余名。为实现贫困户按时脱贫,该村引进杨氏果业,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柠檬等果树。杨...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