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林
天宫乡位于阆中古城西南,距离阆中古城17公里。
天宫乡得名于天宫院。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的灵寝之所就在天宫乡。李淳风墓位于五里台山,袁天罡墓背枕观稼山壁,墓前立有石碑,上书:“唐火井令袁天罡之墓”。观稼山下则是天宫院,该院坐落在红山、庙山、兰家山、观稼山、烟筒山、马鞍山、五里山等九山环拱之中心,俗称“九龙捧圣”。
据《阆中县志》记载,“东汉初,省入阆中县和帝永元二年复置充国县(县治在今天宫乡宝珠村塘坊岭)。”天宫乡政府工作人员任飞告诉记者,1986年7月,四川省文物普查试点,在1000米河岸台地上,随手就能拾到汉砖、汉瓦、汉陶碎片。经确定为汉城遗址,均系距今1800多年的汉代文物。五里台山上还有古汉墓群。任飞介绍,境内馆藏文物有化石,1978年8月,西河滩农民在河岸拾得一枚完整的剑齿象臼齿齿列化石。齿列整体呈弯牛角状,有11个齿列,牙冠有白色和褐色交替物,齿根中部成黑色,石化程度很高。
如今的天宫乡塘坊岭周围,还有碑凳地、老爷堡、石碑垭,透过风化的石头,依稀能看到当时接圣旨的迎恩楼,烟灯山上还能找到当时传达重大军事信号的“峰火台”的遗址。一砖一瓦一石,看似落寞,实则透露着当年的繁盛。天宫乡宝珠村村民都说,当地有很多传说,信手拈来。“电站水没淹之前,河边有宝珠石。”村民杨曦告诉记者,传说石顶上有一个宝窝,若是善人、孝子到石顶可以取宝,否则不能得见,故而得名宝珠石。过去的大龙滩,在涨水时,滩中有个大漩涡,凡是木船木排流进漩涡都会被冲毁。河中还有一奇石,一半淹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传说赵云去成都在此登石渡水,故名“将军石”。不论河涨多大的水,都不能淹没“将军石”。
现在的天宫乡,于世人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走进天宫院”文化主题系列宣传中,有以展示八卦含义的“八卦书签”,结合罗盘广场“龙凤转天椅”游戏开发了“转罗盘,知卦意”,卦意详解单;展示天宫历史、建筑、风水、民俗、旅游于一体的学术论文集《秘境天宫》;集景区诗歌、散文、神话传说、碑文于一体的《轶韵天宫》;为景区文艺展演创作的集戏剧、快板、灯戏、歌曲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演艺天宫》;为推背园、称骨塔、罗盘广场三处景观量身制作了《推背图》、《天罡神数称骨》、《六十四卦》精美宣传画册等,让景区文化内涵与游客互动相辅相成。
世人皆称天宫之奇在于风水。袁李二人本就是风水大师,以此地作灵寝安息之所,自是不同一般。《乙巳占》、《推背图》,究竟有多少神秘?古今不少人希能探知。如今的天宫乡所在的天宫文化旅游景区是阆中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向世人推介天宫文化,阆中市政府近年来着力打造天宫风水文化景区,而八方游客带着对大师的仰慕前来。2010年,天宫乡天宫院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新闻推荐
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解读县域经济“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
●本报记者李奎南充经济就像一部机器,如果说主城是大齿轮,县(市、区)则是小齿轮,只有大小齿轮完全咬合、良好运转,才能使南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发...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