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德利)1月19日至20日,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率省督导组一行深入南充市,就项目工作和经济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调研,并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省政协副秘书长李华锋,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邵小龙,省经信委副主任翟刚等随同督导调研。
市委书记李仲彬陪同督导调研并汇报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向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险峰、市政协主席吴小可、市委副书记陈光浩分别陪同调研并参加汇报会。
寒风凛冽,细雨霏霏。19日下午,柯尊平一行来到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谈。当地村民刘存诗介绍:公路通到了村和组,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修建了水渠和山平塘、发展了果业和中药材产业……柯尊平听了十分高兴。
田间、地头、路边,金灿灿的杂柑挂满枝头,农民们正忙着采摘。柯尊平关切地问:“销售情况怎么样?”“果子还挂在树上,果商就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收购了。”当地村民如是说。柯尊平希望当地干部要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发挥好能人示范作用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让老百姓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
“春节快到了,提前给你们拜年啦!祝你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在天宫院村,柯尊平入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张林年、张永怀,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送去了生产资料和慰问品。驻村帮扶干部汇报说,已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了产业规划,主要发展杂柑、中药材和小家禽养殖。柯尊平要求,要把***、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同时,各级干部要特别关心城乡困难群众、留守人员和残障人士的生活,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白墙灰瓦、披檐坐脊,“五改”后的农房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天宫院村刘存元家,柯尊平走进干净整洁的厨房,轻轻拧动天然气灶的电子点火开关,蓝色火苗就呼呼地“舔”着锅底。打开水龙头,汩汩清泉奔涌而出。“像这样改建后的农户有多少户?”当地村干部说,目前已完成了76户农户的改房、改水、改灶、改圈、改厕,村上的垃圾实现了集中处理,并建立了7处垃圾中转站。
王仕均是土生土长的阆中人,多年来一直在一些非洲国家做电器贸易。去年他响应南充“归雁计划”行动,带领他的团队在阆中建立南非凯丽垭控股(南充)出口贸易园区和小微企业孵化园,目前1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加快建设,引进了14户企业入园发展电子生产及研发、电子物流配送。柯尊平在实地调研后,关切地询问:“能向社会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年利税达到多少?”王仕均说,整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口创汇可达1亿美元以上,年税利达1.2亿元,可向社会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好啊!能人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能解决老百姓就近就业。”柯尊平鼓励企业要创造品牌、做大规模。
鑫达30万吨塑料新材料生产研发项目是全省50个重点推进项目之一,也是柯尊平重点联系企业。20日上午,他来到正在建设之中的鑫达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进展。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2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亿元。厂房建设已全面竣工,主要生产设备已全部到位,正在进行安装,厂区道路、绿化及给排水等附属设施正加快建设,预计今年5月可建成投产。“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能达到多少?”“50亿元左右。”项目负责人回答。柯尊平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对于加快南充发展至关重要,市、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张晓东)2015年以来,阆中市就业局将就业培训作为***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针对***对象的就业培训,帮助其拥有一技之长。1月20日,***家政培训班在彭城镇开班。培训现场,老师向学员们讲...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