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变化,阆中市人社局积极应对新形势,顺势而为,大胆变革,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对症施策,合理引领,确保了农村劳力转移就业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一、“外敷”———“三步渐进”夯实省外质量就业基础。
阆中市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务工的农民工,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工作岗位大多在低、中端技术层级和“蓝领”管理层面,占务工人员总量比率大,有效稳定这一就业群体对稳定就业形势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真诚沟通。请托驻外办事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深入省外输出集中地区和重点企业,与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建立沟通互信机制,确保南充市在他们企业务工的农民工不被裁减和压缩。
第二步,特别关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网络体系,常态关注省外质量就业农民工的情况,并与阆中籍农民工建立QQ群,鼓励他们珍惜机遇,爱岗敬业,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感动企业,让企业增加对他们不离不弃的依赖。
第三步,牵线搭桥。依托阆中籍企业家联谊会在省外输出地区的事业成功人士,与他们建立联系通道,凭借其影响力,牵头在阆中籍农民工和企业之间发挥牵搭桥作用。在省外用工企业,质量就业农民工和阆中籍企业家之间夯实互信基础,确保了南充市省外质量就业农村劳动力稳定输出。
二、“内服”———“三大转移”拓展省内增量就业空间。
随着成都新型产业的迅速崛起,阆中市人社局着力引导农民工省外务工向省内务工转移,拓展省内增量就业空间。
一是定向转移。充分发挥阆中市就业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这一资源优势,走访在成都落地的知名企业,并与企业达成定向转移意向,帮助农民工省内就业。
二是订单转移。在准确把握定向转移意向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将返乡回流群体中无意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的农民工组织起来,抓好岗前技能培训,并与成都落户企业签订订单转移协议,按企业需求提供用工保障。
三是引荐转移。利用阆中籍农民工在成都长期打拼形成的人脉关系,牵线搭桥,引荐阆中农村老乡到成都或周边企业就业。
通过拓展,近年来阆中市在成都港府太子家具有限公司、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等30多家省内企业累计安置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并呈现逐步增长态势,有效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董昭德)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斌)3月15日,记者从阆中市滕王阁旅游公交有限公司获悉,该市首批公交智能站牌已投入使用。乘客可以通过公交智能站牌,提前预知各路公交车到站信息,方便了群众高效出行。当天,记者在阆中市人...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