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丹
日前,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揭晓,南充市3户热爱阅读的家庭当选。其中,阆中市退休教师、101岁老人杨林由一家备受关注。杨林由酷爱阅读学习,家中藏书8000余册,家中六代人代代有教师。在他的熏陶下,5个儿子全部考上大学,是远近有名的“书香之家”。
笔耕不辍百岁老人撰写回忆录
一走进杨林由老人的家,一股浓浓的书香扑鼻而来,书柜里、书桌上、茶几下,都摆放着各类书籍,甚至墙角边都堆放着一摞摞书。“这边是文学类,这边是历史类……”杨林由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来。“当年参与编撰这本《阆中地理志》时,我和同事几乎跑遍了整个阆中市,四处考证,不能出一点差错。”
如今,年过百岁的杨林由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家中休息。“所幸的是,每日还能以书为伴。”对杨林由来说,读书是他晚年生活最快乐的事之一。记者看到,杨林由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我正在写回忆录。”老人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15年,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变迁,他一身的所见所闻极具历史价值。“我想把我的经历记录下来,给后辈人以启示。”如今,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本回忆录的撰写。
幼时爱读书乡邻称他为“少先生”
“我家世代以读书为荣,从我曾祖父起,我家六代人代代有教师。”虽然身体孱弱,但一提起和书有关的话题,杨林由劲头十足。回忆自己的一生,杨林由笑着总结,自己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杨林由曾祖父杨淳龙是清朝贡生,自办私塾,不收学费。父亲杨铁山于广安州立师范毕业,任乡小学教师。
“父亲杨铁山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加之名字里有个‘铁\’字,村民们都尊称他‘铁先生\’,在当地威望很高。”从小听话乖巧的杨林由颇受乡邻的喜爱,爱读书的他被乡邻笑称为“少先生”。“每次听到大家这样称呼我,我表面上很难为情,但内心充满了读书的动力。”回忆起童年趣事,杨林由不禁笑出声来。
“我还没进学堂前,父亲就常常在家教我读古诗文。”杨林由说,一次,父亲从学校带回一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让他读,这篇文章对年幼的杨林由影响很大,让他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1939年,杨林由考入了当时位于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54年至1982年,他担任阆中中学校长,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树立良好学风、校风。至此,杨林由真正从“少先生”成长为“老先生”。
代代相传5个儿子全是大学生
离休后的杨林由也没闲着。三十多年来,他不断读书研究,参加编撰《阆中地理志》、《阆中历代诗词选》、《阆中名胜古迹考释》等。对杨林由来说,读书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兴家之道。在杨林由的影响下,全家人视书如宝,家中藏书8000余册。杨林由的5个儿子全都是大学生,其中老三更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杨林由的四儿子杨远成回忆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五兄弟都很爱看书,每个家庭在购书上花费较多。上世纪80年代初,每家月均购书费用就达10多元,而当时一个上班族的月收入才50余元。读书后,他们都会坚持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这样的好习惯在杨家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嘉陵江(南充段)综合保护与旅游开发视察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实现南充旅游转型升级袁险峰参加嘉陵江仪陇段视察
本报讯(记者贾春)为了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富民强市“十大行动”,推动嘉陵江综合保护与旅游开发,加快建设嘉陵江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嘉陵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4月18日至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