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乡村女教师 爱洒三尺讲台———记阆中市滕王阁小学教师纪蓉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5-24 17:45   https://www.yybnet.net/

  • ●南充晚报记者 吴娇 文/图

    患病多年,她和家人有许多痛楚却从不告知别人,外出检查治病她都是利用农忙假和寒暑假,从未缺席一节课,从未请过一天假。 很多时候,她都是坐在教室后面,一边输液, 一边批改学生作业。她说,她这一生只想朴实做人, 踏实做事,在教育战线做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 “孺子牛”。她是———阆中市滕王阁小学教师纪蓉。

    扎根教育 做学生的好朋友

    课堂上,纪蓉是学生们的好老师。课堂外,她则更像是朋友,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心事,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

    何梦丽性格内向,曾是纪蓉的学生。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何梦丽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来到纪蓉所带班级后,每当同学们课余扎堆玩耍时,她却总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书、写日记。很快纪蓉便注意到这个内向的女孩,主动与她沟通谈心。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后,每到周末,纪蓉便经常邀她到自己家里玩,有时还为她带去早餐,生日的时候给她送上礼物,每一次都让何梦丽感动万分。一次,何梦丽在作文里写道:“纪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我想衷心地对您说一声谢谢!”看到这篇作文,纪蓉心里也暖暖的。她告诉记者,对何梦丽的付出,她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纪蓉今年37岁,是阆中市峰占乡人。她清晰地记得18年前的金色九月,她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满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憧憬,如愿回到峰占乡中心学校任教。峰占乡离阆中城区近百公里,是全市海拔最高的地方,与广元、巴中接壤。来到学校后,面对两鬓斑白的老教师、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以及庙宇改建的校舍,茂密参天的古木,她下定决心扎根教育,奉献自己的一生。

    纪蓉告诉记者,当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她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分量。“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学上,纪蓉一面刻苦钻研,一面虚心请教,把幼小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和他们一起成长。

    病魔来袭 用暖壶盛中药

    每当看到孩子们捧着优秀的成绩单笑靥如花,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图书角如痴如醉地阅读,每当听到红领巾广播站传出清脆悦耳的童音……她都会被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包围。“那是一段多么难忘而美好的时光。”纪蓉说。

    谁也没有料到,纪蓉的命运会如此多舛。2002年,她在怀孕期间因贫血、低血糖多次晕倒在讲台。在孩子们关切的眼神和呼唤声中,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她一次次被送往医院。然而,每当输完液体,固执的她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总是匆匆赶回学校为孩子们授课。“不能因为我耽搁了孩子们的课程。”这仿佛成了纪蓉的口头禅,谁也劝不动她。同年秋天,由于胎位异常,纪蓉做了剖腹产。岂料手术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宫底、大肠、腹壁严重粘连,隔天输液、三餐吃药的病痛生涯从此开始。

    2005年3月,纪蓉被查出子宫右附件肿瘤,8月接受了肿瘤切除术和分粘术。拆线第二天,她就赶回学校组织学生报到注册。同年12月,术后复查时又发现子宫左附件长出3公分大小的肿瘤,整个生殖系统的白细胞都受到了侵蚀,且不能手术,只能化疗、放疗。

    医生为纪蓉开了中药,以缓解西药的副作用。由于用药时间长、药量大,纪蓉每次买药,一买就是10多副,得用麻袋分着装。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熬煎,她想到了用暖水瓶盛药汁的办法。“不管什么时候服用,药都是热的。”当时纪蓉只有26岁,就这样开始了“中药用麻袋装,药汁用暖瓶盛”的生活。

    旧病复发 多次倒在讲台上

    2006年至今,纪蓉多次前往成都住院治疗。往返于阆中和成都的路上,洒满了她和家人痛楚的泪水。因为学校偏远,教师奇缺,纪蓉不愿意耽误学生的课程,外出检查治病都是利用农忙假和寒暑假,从未缺席,从未请过假。很多时候,她都是坐在教室后面,一边输液,一边批改学生作业。

    2011年9月,教育部门为方便纪蓉就医,将她从偏远的峰占中心小学调到了城北中学。上班第一天,校长找她谈话,称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准备为她安排轻一点的教学任务。

    “说实话,当时我非常感动,可转念一想,我刚到单位,还是一个新人,怎么能拖集体的后腿呢?”她拒绝了校长的一番好意,说:“没关系,我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她一直坚守岗位,努力工作,把爱和快乐带给她的每一个学生,她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片区前茅。

    然而,病魔并未就此作罢,纪蓉又一次次倒在了讲台上。2011年12月的一天,她在学校吃午饭时突然胃痛,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同事立即把她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清醒后回到家,她仅仅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回到学校照常上班。2012年4月,她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演讲到一半时,又突然昏迷过去……之后的每一年,她都会旧病复发,数次倒在讲台上。

    即使这样,纪蓉也不愿意请假休息。只要出院了,她都会主动申请回到她挚爱的讲台。她说:“在医院的每一天,总有同事、家长、学生前来看望,一束束鲜花,一张张卡片,一句句问候,给了我无尽的力量,让我觉得自己还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岗敬业 精神感动众人

    高额的医疗费用让纪蓉的家庭捉襟见肘,她的丈夫主动提出外出务工挣钱为妻子治病,也从未向单位开口要一分钱。有一次,某单位专门为纪蓉开展募捐活动,筹得善款7000多元,纪蓉却谢绝了该单位领导的好意,最后,该单位用这笔钱成立了“纪蓉爱心基金”,专门救助贫困家庭失学儿童。

    如今在阆中市滕王阁小学任教的纪蓉说,在讲台上的时光,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她曾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这样说:“没有谁的生命可以永恒,我要将青春热血化作璀璨的光芒,哪怕只能如流星般划过……”她告诉记者,每当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们收获新的知识,看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上升,她就感到很幸福、很满足了。

    近年来,纪蓉爱岗敬业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南充市师德标兵”、“阆中市十佳师德标兵”、“首届感动阆中人物”、“阆中市巾帼建功标兵”、“阆中市三八红旗手”、“阆中市优秀教师”等。

    纪蓉说,她清楚地知道,在基层党员中,在一线教师中,还有很多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孺子牛”。他们或许在教育战线奋斗许多年,工作艰辛却不为人知。她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但仍要感谢那些在生命中曾帮助过她的人,她将一如既往地朴实做人,踏实做事,在平凡岗位上奉献一生。

    新闻推荐

    图片点击放大月日阆中市彭城镇圆觉寺村召开大豆种植技

    5月31日,阆中市彭城镇圆觉寺村召开大豆种植技术培训会,农技人员就大豆种植及田间管理对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目前正是大豆播种期,为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分带套种轮作、机械化直播等技术,...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女教师 爱洒三尺讲台———记阆中市滕王阁小学教师纪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