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伴着一声庄严肃穆的法槌声,原柏合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谢华涉嫌受贿罪一案在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为达到警示教育目的,预防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区纪委将庭审现场作为“警示课堂”,组织近百名党员干部现场旁听庭审,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干部旁听庭审
一场“零距离”的警示教育
“2000年至2007年期间,被告人在历任龙泉镇副镇长、龙泉街道党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当谢华站上被告席,接受公诉人的指控时,近100名党员干部在他身后认真旁听整个庭审过程,大部分人都是首次参加旁听庭审。
从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到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讯问、辩护……审判庭气氛庄严,秩序井然。公诉人出示了大量证据材料,证实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晰地反映出职务犯罪的思想根源和蜕变的过程。
审判庭内,旁听庭审的党员干部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为谢华的失足唏嘘叹息。谢华悔恨交织的陈述,像一声声警钟在每个人心中震荡。
“今天亲眼目睹对腐败分子的庄严审判,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个人的贪婪之心最终会害了自己。”现场一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庭审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以为戒,要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时刻将纪律挺在前面,绷紧廉政之弦,慎用手中权力。要以案为戒,依法履职,廉洁奉公,筑牢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预防违纪违法
创新建立“庭审课堂”制度
“在现场听庭审,比一般的说服教育更有警示作用,特别是看到昔日风光无限的领导干部,因一时贪念,如今哐啷入狱,内心除了惋惜,更多的是提醒自己一定要筑牢廉洁防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区纪委相关负责人道出了组织党员干部旁听贪官受审的真实用意。
为创新反腐倡廉教育,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近年来,区纪委联合区法院建立“庭审课堂”制度,选择发生在区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组织案发单位和行政执法单位的党员干部旁听庭审现场。庭审结束后,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还针对庭审个案进行现场“以案说纪”。
区纪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生动、震撼的庭审课堂,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腐败带来的危害,这更能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守法意识,达到廉政警示教育效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015年至今,区纪委及相关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到法院开展15次“庭审课堂”,接受警示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达6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皮影回家 王佳佳放弃空姐梦成为皮影传人“王皮影”筹资四千万修文化园
聚焦第21届国际木偶节在第21届国际木偶节上,跟随中国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演出的王佳佳看起来与其他皮影表演者并没多大不同,她扎着清爽的马尾,1.68米的身高苗条匀称,此时正操作着经典皮影戏《斩蔡阳》...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