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6月26日11时许,家住阆中市七里街道白塔社区七里春晓小区某楼栋7楼的孙婆婆准备做午饭时,拧开水龙头才发现停水了。孙婆婆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儿工夫,邻居黎大爷便拎着一桶水送了过来。“他是这栋楼的党员示范户,有什么事我们都找他帮忙。”孙婆婆说。
在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白塔社区在该市率先试点建立“微社区”,在七里春晓小区里成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评定党员示范户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凝聚党员力量建立阆中首个“微社区”
现年62岁的黎大爷是个热心肠。前两年退休进城定居后,冷淡的邻里关系和小区里时有发生的矛盾纠纷让他很不适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七里春晓小区人员结构日趋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管理难度日益增加。”说起七里春晓小区前两年的情况,白塔社区党委书记蔡波直摇头。
为构建和谐小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今年初,七里街道办组织白塔社区党委成员赴南充、广元、成都等地,考察成熟社区的运行、管理模式,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以区域化党建为龙头的“五位一体”微社区治理新模式。
就这样,群众口碑较好的黎大爷被评定为“党员示范户”。此外,每栋楼里还评定出党员中心户,组建了党小组,小区里成立了党支部。这些基层党组织将小区内的党员干部凝聚成一个整体,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目前,七里春晓小区组建了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评定党员中心户6户、党员示范户38户。并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了3个居民小组,评定居民中心户50户,示范带动整个小区618户居民。“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已全面建立。”蔡波说。
居民事有人管“微社区”成温馨家园
在小区各级党组织的带动下,七里春晓小区居民公开选举产生了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比对引进组织机构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的物业公司,为小区居民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七里春晓小区内记者看到,小区党支部、居民小组、志愿者服务队、老年协会、业主委员会都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方便其开展服务工作。
“有什么事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人来解决。”小区居民冯元周对此深有体会:“以前小区居民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经常组织几个人去上访。现在小区建立了党组织,党员听取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后,及时调节、化解小区里面的各种矛盾。”在冯元周看来,“微社区”存在的意义在于“小区内的事情有人管、居民的事情有人问、群众的困难有人帮”。如此,小区自然就变得更加和谐安定了。
“‘微社区\’的建立,打通了基层党组织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通道。”冯元周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心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微社区”治理模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共谋、共建、共享、共管”小区的局面初步形成,群众诉求和建议得到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小区变成整洁和谐的温馨家园。
“我们还将组织辖区18个社区的党员干部学习‘微社区\’治理模式,然后在七里新区81个在建和建成小区进行全面推广,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七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杰说。
◆名词解释
“五位一体”微社区治理模式
把党支部建在小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引领带动社会团体组织为居民服务;
在小区居民楼里建立党小组;
发动居民中的党员能人“亮身份”;
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协调化解小区矛盾纠纷,扶危济困。
新闻推荐
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陈川为阆中谱歌3首新歌 歌唱阆山阆水阆中情
本报讯(张晓东)“在那美丽嘉陵江边,有一座神奇的古城,阆中欢迎你!……”7月2日上午10时30分,阆中古城热浪袭人,市民或躲在家中避暑,或摇着扇子在树下纳凉。而在阆中市风水馆的亭台楼阁处,在《欢迎你到阆中...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