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波 邓斌)今年,阆中市要完成33个省定贫困村“摘帽”、17241名贫困人口脱贫的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该市一改过去大会讲扶贫的模式,改为分片区召开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现场分析问题,对症下药。
“过去推进脱贫工作主要是召开全市性大会,基本上都是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参会,一定程度上存在会议精神传达不到位、责任分解不到位、压力传递不到位的现象。”该市一位乡镇干部说。
为将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上来,6月中旬,阆中市委改变会议方式,将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开到落后乡镇、落后村组。“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去开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正视问题、细化举措,真正把扶贫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绩。”在第一次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阆中市委书记张斌的话掷地有声。
“宝峰村扶贫措施单一,帮扶工作不扎实,‘第一书记\’履职尽责不够。”
“大树垭村信息公示不完整,扶贫产业实效不好,集体经济不达标。”
……
每次现场推进会上,该市都会在深入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多方比较找差距,指出落后村存在的问题。
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该市纪委通报督察暗访中发现的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情况。通报对发现的问题直接点到责任人、责任村,不遮不掩、不留情面。
“纪委的通报直面问题,不留情面。”在该市一些党员干部看来,这样的通报可谓是真正触及了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该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涂汉波对各贫困村发现的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宝峰村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可以适度规模发展粮油、生猪等传统产业”,“大树垭村要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集体资产经营权,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现场推进会上,相关领导对我们村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为我们村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大树垭村“第一书记”蒲权看来,一系列整改措施和建议,无异于一次专门的脱贫攻坚工作培训,对推进***工作大有裨益。
“今后,这种形式的现场会将成为一种常态。要到扶贫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并把压力传递下去,让参与扶贫工作的每一位同志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中、省、市保持高度一致。”张斌说。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杨晓江/文梁洪源/图出阆中城区向东北方向行驶85公里,进入三庙乡。三庙乡是阆中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被称为阆中“东大门”。在三庙乡蚕丝山脚下,有一气势恢宏,保存完好,...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