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立权 实习生 李英杰
从广义上说,蜀道包括全国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以及蜀地范围内的道路。从狭义上说,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古蜀道历史悠久,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阆中自古即为入蜀交通要道,米仓道、阆剑道、东川道、利阆道、嘉陵江水道在此交会。
A 踪迹隐没:“那儿以前是一截蜀道”
寻找阆中蜀道,不是一件易事。
“人们都知道南昌的滕王阁,却不知道阆中也有一座;人们都知道云阳的张飞庙,却不知道张飞身体留在了阆中。”随着水陆空交通的兴起,曾经繁忙的蜀道逐渐没落。
而令人庆幸的是,阆中古城得以逃过城市化的热潮,较为完整地得到保存。但通往古城江畔的古蜀道,现在却难寻踪迹。
深冬季节,寒雨弥漫,记者沿省道302线走访,曾经车马络绎不绝的古蜀道,早已被或大或小的道路切断,无法连续。铺满古道的石板,有的不知去处,有的已经被人挖走成了村舍的地基。
老人们回忆起当年蜀道上匆忙的行军,如今早已天下太平;坚硬的石板被兽蹄踏出凹坑,雨夜便成一汪汪明镜……现在人们只能从裸露的泥土和幸存的石碑中艰难分辨:“那儿以前是一截蜀道”。
B 米仓道:阆中这样留住了张飞
巍峨的大巴山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巴蜀与关中隔离开来。
两千年前,这道屏障只有两条通道。其中一条叫做金牛道,始于汉中,西至勉县、七盘关,过广元剑阁直入成都;另一条叫做米仓道,从汉中南下,经米仓山穿越大巴山,再经南江、巴中抵达阆中。
金牛道又名石牛道,是古蜀道的主干线,其名源于“石牛粪金”,据《雍大记》记述金牛道五丁峡段:“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
而米仓道比金牛道更加难行。《太平广记》记述:“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三秦民谣》中也唱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其中孤云、两角就是米仓山中最险要的关隘。
人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由米仓道行至阆中入川?简单地说,就图个近。
阆中籍学者李家驹告诉记者,阆中位于汉中、成都和重庆三地之中心,大巴山在这里俯身,蔓延出一片丘陵,使得阆中成为地理位置极佳的交通枢纽。人们到了阆中,往南可沿嘉陵江顺流而下,经南充、合川抵达重庆,也可以沿西南林路经南部、三台到达成都。
不同于如今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当年只有一条米仓道,也只有一个阆中。
多少年来,人们为了追逐时间,不得不选择米仓道而放弃“商旅兵家密如烟”的金牛道;至于蜀中防御,张飞为控制米仓道,专门来到阆中镇守。李家驹说,瓦口隘一战结束,张飞连败张郃,米仓之南被刘备巩固,曹操只能望蜀兴叹。张飞后来被部下叛将所害,“头葬云阳,身埋阆中”,永远留在了阆中。
C 嘉陵古道:重庆动脉 诗圣留念
嘉陵古道是唐代进出巴蜀的一条主要通道。其水陆并行,途经合川、武胜、南充,沿着嘉陵江一路向北舒展,在阆中同米仓道交汇。阆中位于嘉陵古道途中,嘉陵江三面环绕,承接南北交通。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中城南天下稀。
1200年前,杜甫两次途经嘉陵古道造访阆中。一首“词致峭丽、语脉新奇”的《阆水歌》作为阆中古城的文化符号流传至今。陆游也曾经到嘉陵古道游历阆中、果州(南充市),留下诗歌数首赞美阆中古城的山水美景。其中《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就写道:“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西华师大教授康大寿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嘉陵古道成为了重庆的动脉。由于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西迁重庆。大批军政人员和逃难百姓汇集,重庆人口剧增。当时除了滇缅公路外,嘉陵古道成为了补给国民政府的第二条动脉,为重庆解了燃眉之急。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随着1958年宝成铁路的开通,嘉陵古道终于同其他古道一同结束了历史使命,逐渐被巴蜀山岭河谷之间的草木隐没。
D 蜀道申遗:阆中榜上有名
蜀道申遗,始于2009年。
2009年11月9日,广元举办了“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论坛上,包括南充在内的川陕11个市,发起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倡议。李家驹说:“从历史角度考量,水路交通应当早于陆路交通。因此,阆中先民们当年出川的嘉陵江水道以及古米仓道,也应纳入蜀道文化线路范畴。”
康大寿也曾到阆中调研并表示:“南充的阆中蜀道文化线路遗迹,应当与蜀道捆绑,一并纳入申遗范围。”
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蜀道申遗被写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同年11月,在上报审批的《秦蜀古道申遗文本》显示,阆中古城成为古蜀道中重要的城市节点。
2014年,四川省申遗办发布了“剑门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初步方案,南充共有阆中古城、华光楼、滕王阁、锦屏山等10处遗存进入核心清单目录。
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蜀道申报世遗名单,阆中古城、天宫院榜上有名。
2017年,蜀道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际研讨会在广元市举行,省世遗办表示:蜀道申遗工作正处于加速进行阶段。
……
千年蜀道,路过无数商贾兵卒、文人墨客。丰富的遗迹就像一颗颗散落沿途的明珠,正在被人们串起。
千年阆中,也在等待下一个大放异彩的机遇,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与诗圣并走蜀道、与太守共游古城、与落下闳一同观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雪艳)西汉时,天文学家落下闳创立“太初历”,把农历正月定为岁首,形成正月初一过年的习俗,落下闳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春节老人”。为了让文化传承“活”起来,让历史名人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成...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