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吴群刚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2018年工作,对2019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这份报告是新一年全市人民共建家园、奔康追梦的宏伟蓝图,振奋人心,凝聚众志,引领行动。 本报从报告中的关键词入手, 从话题与行动角度, 来解读这份备受关注的报告。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报告摘要
坚决完成73个贫困村退出、1.32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全市巩固提升“2+1”年度任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8人、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地灾避险安置340户,项固提升26.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切实抓好扶贫协作。
代表委员说
谭必武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对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视, 用了较大篇幅论述。目前,全市脱贫攻坚进入“脱贫后”时期,遏止新贫、巩固成效, 稳定脱贫是当前工作重点。
梁德华委员: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稳定提升阶段后,应注意处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都应该在政策层面加以研究,团结和引领全体群众一起奔康致富。
工作亮点
回顾2018 仪陇、高坪、嘉陵成功摘帽,阆中、营山顺利完成省级评估验收, 全市423个贫困村成功退出、7.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538个,带动3.5万贫困户长效增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5万人,落实帮扶项目32个。
展望2019 围绕“73个贫困村退出、1.32万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对照户脱贫“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确保全域脱贫、高质量脱贫。 对已脱贫对象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扶持,实行产业培育、设施配套、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干部帮扶“五跟进”,持续加大保障力度,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报告摘要
强力整治环境问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全力加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廓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确保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
代表委员说
田蓬南代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生态保护作了许多大文章, 政府提出绿色发展, 各方面就要形成行动合力, 对引进的企业做好环评、 污水排放做到全部达标、倡导绿色出行等。
邓建平委员:两会期间, 代表委员视察了主城区黄金江岸、“印象嘉陵江”等城市景观工程。 城市的华丽转身、嘉陵江生态景观的秀美呈现,都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工作亮点
回顾2018 过去一年,全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水体质量逐步改善,土壤质量保持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80.4%。中心城区、县域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2%、83.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64%。
展望2019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打好黑臭水体治理、嘉陵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保护好饮用水源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二是深入推进环境问题大整治,坚持整改整治“零容忍”,建立环境信用体系。三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
关键词 项目年
报告摘要
大力实施“项目年”行动。扎实推进城市建设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交通枢纽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教科文卫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旅游三产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扎实推进“100件大事”。推动市本级25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以上,9县(市、区)186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1034亿元以上。
代表委员说
廖丹代表: 建设大美南充, 让南充变得更美、更有品位、更有档次、更有底气,所以说,“项目年”推进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全市各行各业都应该围绕这个来开展工作。
彭小平委员:实施“项目年”行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抓项目方面,除了重视重点项目的推进, 还应该重视南充文化底蕴方面的挖掘和传承,为后人留下历史的痕迹。
工作亮点
回顾2018紧扣“5+100”重大工程项目,全年完成项目投资1338.7亿元、增长10.5%。全市新增3A级景区6个,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750亿元、增长17%;细化分解支撑项目229个, 推动完成年度投资1100亿元。
展望2019实施城市建设重大项目189个, 完成年度投资558亿元以上;实施交通枢纽重大项目82个,完成年度投资104亿元以上; 实施教科文卫重大项目55个,完成年度投资176亿元以上;实施旅游三产重大项目103个, 完成年度投资615亿元以上;实施产业园区重大项目36个,完成年度投资92亿元以上。
关键词 民生改善
报告摘要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人员全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 着力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等问题。
代表委员说
尹文莉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让我感触很深。只有从上到下为学校和老师减了负,才能实现为学生减负,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周维南委员:今年是“政府效能提升年”,结合政府效能提升, 人社部门也在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 构建人民满意的人社服务体系, 更大力度推动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全民参保计划。
工作亮点
回顾2018 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营山嘉陵江引水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加快实施, 完成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4.5万套。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五大保险”参保1125.5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异地结算。
展望2019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加快建设市第四水厂等民生项目, 完成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3.9万套。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健康南充”,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纵深推进“法治南充”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报告摘要
按照“顺高嘉同城发展、南西蓬一体化发展、阆南仪协作发展、营山融渝发展”总布局,大力支持县域优势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抓好乡村振兴,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代表委员说
王学军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人才返乡创业,让我深有感触。近年来,村里修了路,发展了产业项目, 目的也是引进优质资源和人才到乡村参加建设,加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蒋志祥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顺高嘉同城发展、南西蓬一体化发展、阆南仪协作发展、营山融渝发展”总布局,规划很好。作为企业,应当在就业、税收等方面,为市委、市政府的宏伟规划作出贡献。
工作亮点
回顾2018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万人。阆中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营山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南部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幸福新村560个。
展望2019 支持顺庆、南部等地做大做强经济实力,积极争创“县域经济强县”;支持阆中、仪陇等地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支持蓬安、西充等地加快绿色发展,积极争创“生态建设标杆县”;支持高坪、嘉陵、营山等地加速壮大实体经济,积极争创“县域经济先进县、进步县”。建成市级以上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0个、示范村50个。
本版文字和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南充晚报记者 张松 张帆 邓坦妮 采写/拍摄
新闻推荐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探讨西部丝路业的创新与变革2019首届中国西部丝路国际论坛在蓉举行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探讨西部丝路广告业的创新与变革论坛现场。张国华。苟小兰。崔梧蕤。3月19日下午,2019首届中国西部...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