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双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正在被改变,看电影可以在网上购票,在家中轻点鼠标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从2013年7月起,南充80后小伙王居川开始尝试“实体店+网店”的营销方式,不仅让经营的土特产店在南充站稳了脚跟,还把南充土特产销往到全国8个省份。
昨日,在王居川位于顺庆区铁昌路的店铺里,记者看到店内摆放着木耳、竹笋、黑花生、天麻等土特产。
上午8时37分,王居川的手机收到第一条信息,来自某APP应用程序,原来是一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客户下了订单。按照客户要求,王居川当即将18袋各100克的木耳分装在3个纸箱内,“每100克木耳25元,成本21元,这18袋木耳我可以赚72元。”王居川对记者说。
从当日上午8时至11时,王居川接到的网络订单共有4笔,共为他带来了308元的纯收入。王居川告诉记者,以前只有实体店时,他一天的纯收入仅300元左右,而推行“实体店+网店”的经营模式后,他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接近10000元,纯收入近1000元。
“实体店+网店”
土特产销往8个省份
出生于1989年的王居川是南部县人,2009年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成都一家机械厂当工人,每天过着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
在王居川的父母看来,儿子只要能养家糊口就好,不过对王居川来说,他最感兴趣的事还是经商。2012年,王居川辞职回到南充,开始创业。
“一开始,我把目光瞄准水果市场。”王居川告诉记者,他用节省下来的钱在南充盘下店铺后,从事蓝莓经销。由于价格最高时段,每公斤蓝莓零售价达240元,所以上门购买的顾客寥寥无几。2012年5月至7月,蓝莓销售失败让王居川亏损了8000余元。
“兄弟,你太不懂行了,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很多东西都是网店销售,人家还送货上门,实体店早就过时了。”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南部老乡的话让王居川至今还记得。
王居川没有完全认同这位老乡的观点,他立即总结经验,随后把生意放在了产品保存期较长的南充土特产上。
“为了跑市场,我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上午去周边居民小区推销产品,承诺可送货上门,接受电话订购,下午就在店铺里守生意。”王居川告诉记者,通过他的努力,加上一些市民考察了实体店,他的生意慢慢好起来,到2013年5月,他不但扭亏为盈,每月还能赚1万元。
“实体店就能获得这样的收入,如果加上网络销售又会如何?”抱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7月,王居川又开起了网店,尝试“实体店+网店”的双轨运行模式。如今,王居川的南充土特产生意已做到了江苏、浙江、广东、福建、黑龙江等8个省份,每天的网络订单不低于10笔,占据了他收入的大半部分。
记者手记
尽管王居川的网店收益已远远超过实体店的销售收入, 并且随着每年房租价格提高,实体店的投入成本增加,但王居川没有关闭实体店的打算,相反,他近日在顺庆区又开了一家实体店。
对此,王居川有自己的认识,那就是“互联网+”的时代并不是一味强调网商而忽视实体店的建设。 恰好相反,实体店的良好发展才是经营好网店的前提,没有实体店,顾客会对产品的质量缺乏信任感,实体店跟网店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目前, 王居川经营的南充土特产店每月纯收入突破3万元, 他又有了新想法, 开始打造自己的团队, 他希望通过“实体店+网店”运行模式,吸引更多商家抱团发展,让从事农业的老乡们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伯同)为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培养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守法观念,11月5日至6日,共青团南部县委、南部县关工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中小学生法...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