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刘旭 实习生 曹欣)8月9日,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成果通过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则办公室专家评估,已获得国家经费支持超过300万元。
8月6日尽管是周六,可是在市档案局里,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吴佩林、杨小平等教授却在忙碌,他们身穿工作服,戴着白手套,正在查看《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的原始文书,因为纸张薄脆,稍稍翻动就要破碎掉墨,他们不得不格外小心。
“打开档案,清朝民间百姓生活仿佛跃然眼前”据杨小平教授介绍,学校从2011年起就开始对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进行研究。当年10月25日,西华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西华师范大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该项目也是川东北至今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据了解,西华师范大学在整理研究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时,按照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盐房等专题进行分工整理、研究,目前,档案分房目录已全部完成。在整理这些档案时,研究人员还把档案中记载的地点、人物、事件通过现存地方志、家谱,或者是实地调查并落到实处,分批分期向社会进行公布。
西华师范大学对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得到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则办公室的高度肯定,先后两次追加研究经费。2013年,“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则办公室的专家评估,并获滚动资助60万元。2015年再次接受并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并获80万元的滚动资助,这在全国来说,也是极为少见的。
根据统计,西华师范大学的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研究团队也先后获得“清代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管理研究”、“清代州县佐杂官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清代手写文献之俗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计8项,加上教育部项目、四川哲社项目,至今共获得国家资助经费超过300万元。
新闻推荐
“大热天你们这么辛苦给我们增容改造,以后我们用电更加可靠了,真是给我们送来了清凉啊!”7月31日上午,家住南部县城城南市场的李先生对正在现场忙着施工的国网南部县供电公司城南供电所人员感激地说...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