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甜 实习生 孔铭)因轻信“办证通知”,南部男子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被骗走3900元。8月3日,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办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办理,切勿轻信各种小广告。
7月26日,在南部县老鸦镇经营一家食品生产加工厂的韩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向他介绍,自己是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近日省上有领导要来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询问其食品加工厂是否办理了食品方面的相关证件。“我们这个厂刚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办理。”韩先生一五一十地告知对方。“明天要开始全面检查哦,你们下午赶紧派人过来办理。”挂完电话,对方立即给韩先生发来一条短信:“通知,各食品企业负责人,接到通知后请务必带上相关资料前来办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证和食品安全监督合格证……”看到短信还附有相关单位的地址,韩先生深信不疑。
随即,韩先生把这一情况告知了儿子,并让儿子立即前往南部县某单位办证。当天下午,韩先生的儿子准备前去办理证件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你们动作太慢了,我们这里办证的人很多,要不你先直接转账,再来拿发票。”想着一个证件只需要3900元,韩先生的儿子也没有多想,立即按照对方提供的微信号转账3900元。对方称只要钱一进账,他们就让工作人员开好发票。
几分钟后,对方又打来电话,告诉韩先生还要再转账3900元。“对方称一共需要办理两个证,刚刚只是其中一个证的价钱,办两个证要给7800元。”韩先生仔细琢磨对方的话,隐约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之前不是说好一共3900元嘛,为啥现在又说只是一个证的价钱?那我到你们单位来办理。”韩先生的话音刚落,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
韩先生立即赶往南部县某单位,一咨询才得知自己上当受骗了。随后,韩先生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通常情况下,骗子会以办证、贷款为由,直接打电话到受害人的手机、通过发送短信或者以街头张贴各种小广告的形式,利用受骗者的急迫心理,骗取信任,引诱受骗者上当受骗,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切勿轻信。
新闻推荐
盛夏的清晨,阳光静静地洒在长坪山东坡的漏米岩村,这个西距成都300多公里的小山村,迎来了新的一天。25岁的冯炼和父亲拿着笤帚、簸箕,迎着阳光,走出了家门。紧邻着她家的是一座新修葺过的坟茔。墓里的...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