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部新闻 > 正文

怀想编辑部的那幢小楼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9-12 06:47   https://www.yybnet.net/

□贾登荣

这些年,每每到南充,只要经过文化路时,总要睁大眼睛寻找,希望视线里出现那幢小楼。小楼斑驳的砖墙、吱吱作响的木地板,一下子会在脑海中闪烁,久久挥之不去。当然,这样的景象在现实中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幢小楼,连同报社的许多旧建筑,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一幢气派现代的高楼,展示出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呈现着南充报业的成就与辉煌。

尽管小楼没有了踪影,但在记忆深处,总会回忆起在那幢楼里辛勤耕耘的编辑记者。

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采访,带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那幢小楼给我的深刻印象之一。1984年,我从中学调到南部县委报道组没多久,时任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副总编辑的刘春辉和摄影记者谢奇一道前来县上采访。那时,刘春辉坐着报社那辆破旧的吉普车,已经从嘉陵江的源头陕西一路走来,奔波了大半月时间。虽然十分疲倦,但一到县上,他就投入紧张的采访中。在南部县短短一天时间里,他先后走访县志办、档案馆等单位,查阅有关资料;接着又一路颠簸,前往禹迹山实地采访……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先后亲自带队,到县上采访过植树造林、升钟水库右总干渠通水等重大新闻,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报道。

记者们牢记使命,敬业奉献、踏实肯干,是那幢小楼给我的又一深刻印象。1984年春天,报社接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家长包办婚姻的事情。这时,记者何其兴正好在县上采访,就与我一道去三清乡一个偏远的村进行调查。那天,何其兴有些感冒,到达乡里时天已经快黑了,没法前去村里。然而,他没有休息,晚上与当地干部进行座谈,采访春耕生产有关情况,直到深夜才回到旅馆休息。第二天一早,又与妇联、法庭的干部一起,步行了十多公里,到村采访。不仅如此,何其兴还当起《婚姻法》的宣传员,向双方家长反复做工作。回到县上后,很快就写出了一篇调查稿件和一篇春耕生产的新闻,到汽车站托客车驾驶员带回报社。那一年的秋天,女摄影记者孙恕来县上采访。一天下午,听说一位过去的“浪子”,现在成为了嘉陵江边的砂石专业户,她十分感兴趣,要求前去采访。恰巧,天下着雨,河水也在一个劲的上涨,到这个乡又没有公路,只能步行。我劝她第二天再去,但她就是不同意。只好陪着她前往。一路上,道路泥泞,坑坑洼洼,一会儿,裤子上全部溅满了泥巴,终于,到达了采访地。当采访结束时,天色已晚,又下着雨。如果走路,还得绕回去,估计那时渡口已经停止过渡了。 (紧转2版)(紧接1版)正在发愁时,有人说,这里有艘小船,可以顺江把你们送回去。等船只靠拢才发现,是一条很小的打鱼船。望着波涛翻滚的江水,我有些胆怯。然而,孙恕却上了船,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去。就这样,我们坐着这只小船,在波涛翻滚的嘉陵江中飘荡。直到双脚上岸的那一瞬间,压在心头那沉甸甸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而这时,孙恕和我一样,全身衣服都湿透了。南充日报的记者就是凭借着这种敬业、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让一篇篇重大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上,让一个个重大典型,引发强烈反响,充分发挥了为时代鼓与呼、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的作用。

编辑们一丝不苟的作风,也是我对那幢小楼不能忘怀的记忆。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回乡务农期间,有一次,看到乡干部在大会上殴打群众的情况,就写了一篇稿子寄到报社。不想,20多天后收到报社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你反映的乡干部打群众的事,我们已经发在“内参”上送领导了。不过,你的稿子有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写明打人的事情发生在哪个地方,是哪个干部所为,希望以后注意这一点。新闻一定要做到“六要素”齐全。编辑这种认真细心,不但让我受到感动,更重要的是,让我增长了新闻写作的知识,从此牢记:新闻必须做到真实,各要素齐全。

让我至今留恋的,还有那幢楼里开明、活跃的气氛,人们开会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展开思想的争鸣。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报社时常召开新闻例会,邀请县委报道组成员参加,一起讨论下阶段的新闻报道工作。开会时,报社领导从来不搞“一言堂”,而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这时,会场上总会爆发激烈争论。通过这些争论,最终达成共识,对促进新闻报道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那幢小楼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自己新闻生涯的记忆,更有工作之外,人与人之间那纯真的友谊和感情。1989年,南充举办丝绸节,我受命参与全程报道。那时,6岁多的女儿也一同前往。白天我采访开会时,就把她交给在报社工作的朋友樊凤兰照看。一连好几天,樊凤兰都帮我照顾孩子,并且在她家“蹭”饭,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今天,当看到南充日报创刊65周年的征文启事后,已经退休的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过去的岁月,想起了那幢充满回忆的小楼,一件件往事,在心底泛起温情的回忆。相信曾经流淌在那幢小楼里的好作风、好传统,会在一代又一代南充日报人身上得到弘扬,南充日报人的正直、勤谨、平易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四川南充一准大学生水库游泳溺亡,中午家里刚为他办了升学宴

如果不出意外,几天后,18岁的小孙将前往成都迈入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悲剧,在8月21日发生。当天中午,小孙的家里为他举办了一场升学宴,亲戚朋友和以前的同学到家中为他庆祝。饭后,小孙和几位同学到距...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怀想编辑部的那幢小楼)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