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帖 “晒”出老电影票
近日晚8时20分,网友“唯爱”在网上以名为《南充市最早的电影票》的帖子发出一张印有“南充地区农机厂”、“19排16号”、“副券”等字样的电影票,引发网友关注。
当晚8时48分,另一网友发帖,也在网上上传了8张包括老电影票、老川剧票、老京剧戏票、老杂技演出票等照片。这些票的颜色各异,保存完好,距今均有近半个世纪。其中一张电影票上写着“南充市人民电影院,12排13号”,电影放映时间为1967年5月12日下午8时30分,票价一角五分。
场面壮观 2100人同看电影
家住顺庆区的余先生也有收集电影票的习惯,至今他还收藏着几十年前的几张不同版本的电影票。他告诉记者,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看电影可以到影剧院或单位礼堂去看。上世纪60年代,南充仅有两家电影院,南充市人民电影院便是其中一家。而到影院看电影是需要“票”的,有花钱买的,也有单位发的,票价分五分、一角五分不等,价高的票一般是新片。要知道,那时候花钱到电影院去看场新电影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因为当时一毛钱足可以解决一个人一天的温饱,能经常花钱买票看电影的人,说明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记者了解到,昔日的南充市人民电影院当时号称“亚洲最大电影院”,分上下两层,能容纳2100名观众,几乎场场爆满。这个由原川北行署大礼堂改建成的电影院见证了当年市民浩浩荡荡齐看电影的壮观场面。无论影片剧情是喜是悲,情节是紧张还是拖沓,大银幕下的观众席上总是人山人海,就算是看电影正片放映前的《新闻简报》,也让人们心里感到喜滋滋的。
一票难求 回味“抢”票岁月
“电影院是那个年代最最热闹的地方,那时要看一部新片就必须‘抢\’票。”年过五旬的市民罗先生回忆起当年看电影时的情景说,那个时候一票难求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果放映一部新的电影,购买一张电影票的难度不亚于现在春节或黄金周期间求购火车票的难度。提前两三天排队去买票是常事。运气差的,就只能凑和着买一张午夜场的票了,但这也总比买不到票强。他说,当时,看电影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很少有人说不喜欢的。
为了防止观众重复使用电影票,电影院还会不断变换票面颜色。
(罗天文/图 南充晚报记者 陈思)
新闻推荐
嘉陵一名男子原本以为在网络上结识到一位形象气质俱佳的“红颜知己”,岂料见面后却让他大失所望,一时无法接受,当即拨打110报警,并欲讨回借给对方的1200元钱。27日,记者从嘉陵区公安分局了解到,在民警...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