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好地用在“刀刃”上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1-15 14:08   https://www.yybnet.net/

——南充市节约集约用地“四步曲”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倒逼南充国土人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破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符合南充实际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调控"节地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南充市国土资源局从存量中寻突破,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出路。

实行指标全市统筹。该局每年初派出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产业园区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控”差别化供地政策。在分配上,由市政府领导组织国土、发改等部门共同商议,全面评估用地项目立项、投资强度、用地规模、规划条件等各项信息,选出竞争力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对经济社会贡献大的项目给予重点保障。

建立分期供地机制。采取“非饱和”供地模式,即按照“保落地、保开工、保当期”的原则,先行对主体工程办理用地手续,再根据项目投资、时序,分期分批对所需用地进行供地,做到“用多少、分多少、建多少、供多少”,将有限计划指标用在重点项目、优质项目和急需项目的“刀刃”上。

严格用地预审。对于污染严重、重复投资和“两高一资”等企业用地项目将严格限制供地。2013年全市核减指标2400余亩。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因故无法落实的指标,收回重新分配。并设立追加指标用于支持对县(市、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项目;奖励指标用于奖励在节约集约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县(市、区)。

新的指标分配办法,激活了满盘棋:共同责任机制落实了,优质项目有效落地了,企业节地积极性提高了,以项目争取指标的共识形成了。2013年以来,全市四次研究调控指标分配使用情况,对2万多亩指标进行了调控分配。

"挖潜"节地

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一边是用地瓶颈紧相逼,一边是大片闲置土地晒太阳。”面对考验,南充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建立起“政府主导、国土承办、纪检监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坚决向闲置低效用地开战。

2013年以来,该市启动闲置低效用地土地专项清理工作,对2008年以来批准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是房地产用地和工业用地。国土部门对照卫星图片、供地台账、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合同履约情况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全程参与,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全市共清查土地970宗、34013亩,排查出涉嫌闲置低效土地261宗、9166亩,并分类制定了处置措施。

为统一标准,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低效用地认定和处置的指导意见》,将11种情形界定为低效用地范畴,为工作明确了思路。

在具体清理过程中,采取了“一地一策”的方法,对于恶性圈地、囤地行为,一视同仁,坚决依法收回;但遇到企业确有困难,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则采取了“治疗式”清理:阆中王中王味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案例。

该公司于2009年摘牌取得69.93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来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在清理闲置低效用地时,该地块被定性为低效用地,但南充市国土资源局没有采取简单的清算办法,而是招引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该公司全部股权,让企业获得新生。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已处置闲置土地84宗,面积2647.69亩;已处理低效用地27宗,面积1113.51亩;签订补充协议17宗,面积696.47亩;收回土地3500余亩。

"高效"节地

节约用好土地资源

如何从源头疏解工业用地效能低的顽疾?该市研究工业用地绩效管理办法,重新设置工业用地门槛,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在招商引资上,提高用地门槛。除对安全生产、工艺流程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在新型城镇落户的工业企业必须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0万元/亩、容积率1.0、建筑密度60%、投资总规模3000万元、年税收8万元/亩以上才能入驻。相比发达城市,投资强度、亩产税收设定并不高,但对于南充这样一个工业起步较晚的城市来说,足见其节约集约用地的决心。

———在园区布局上,提升用地效益。要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性设施建设统一规划,提高共享程度。统筹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集中安排行政管理用地,科学合理确定园区路网密度和宽度、绿地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工业园区内只安排工业及与工业生产相配套的相关用地,其中生产性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5%。

有约束亦有激励。该市鼓励工业生产性投资“零增地”。明确在现有用地上改建、翻建、扩建多层厂房的工业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费用。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在现有工业用地上加层改造用于新上工业项目或提高产能,提高建筑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此外,该市还狠抓批后监管。强化土地出让合同监管和“净地”出让,对未达投资强度标准的企业,一律废止合同,终止用地,收回土地使用权,逐步实现了企业用地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的转变。

"拓展"节地

挖掘潜在土地资源

南充市充分用好土地政策组合拳,从“上、下、左、右”拓展用地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向“上”,推行标准厂房。采取政策及财政扶持的方式,积极推广工业园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租赁和购买。当前南充建设标准化厂已达27万余平方米,园区省地超五成。

向“下”,充分利用地下设施。2012年以来,南充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五星花园地下商业及隧道建设,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也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同时,该市还进行了以五星花园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商业建设。市政府拟出台《南充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规范城区近1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建设。

向“左”,推进废弃地、低丘缓坡空间综合利用。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规范管理、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推进工业上山,拓展城市和工业发展空间,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在城北西侧,任家山系36座山丘挡不住城市“北上”的道路。一片地形复杂的荒山毛地已建成规模近7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区。在城北东侧,垂直正负高差98米的深丘深沟不是城市发展的尽头,拓通府荆大道,把城市向东北整整推进了2公里。在西边,正积极谋划国有建设用地一级整治,越过西山向城市西部寻求发展空间。

向“右”,实施挂钩试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向农村居民点集中,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废弃的“空心村”和闲置的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复垦,将农村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促进城镇发展。项目建设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南充国土人将进一步完善措施、创新机制,咬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放松,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校车“体检”排查隐患

2月19日,南充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民警在高坪区青苹果幼稚园检查该园校车。目前,南充共有70余辆校车,开学后,交警部门排查全市中小学生和幼儿乘车安全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立即停用维修,确保校车...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地用在“刀刃”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