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想法打通“石河小花生”采收瓶颈外,村上和镇上还考虑得更远。王开万说:“我们打算把适合种植小花生的河滩地利用起来,逐步把小花生发展到1000亩规模。明年开年后,还想成立石河小花生种植农民合作社,注册商标,做自己的品牌。”
王洪军表示,下一步将改善石河小花生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镇政府准备明年初利用财政奖补资金和“一事一议”方式,硬化石河村18组、19组基地一条1000多米的泥路,方便客商收购。同时,改善基地水源条件,使石河小花生旱涝保收。
■专家建议
记者将石河小花生拍照,发给南充市农科院花生所研究员崔富华,请她给一些建议。崔富华看后认为,石河小花生的果壳网纹不一致、果型差异大、花生杂,品质看来是不错,但属于爬地花生类型,收获肯定困难。如果采用机械采收,应选用带有筛子的特殊花生采收机械。也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解决收获时候花生藤叶枯死问题。她建议:“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在荚果发育籽仁充实阶段用‘爱苗\’进行叶面喷雾,收获时花生藤叶就不会死掉,并且机械收获也很方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嗡、嗡、嗡”12月19日,响亮的螺旋桨声,在南充市嘉陵区河西街道办指南村蔬菜基地里响起,当天,该市首架用于农业灾情勘探的无人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个啥东西?”随着这台六旋翼无人遥感飞...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