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石小宏)3月18日,来自南充的28岁准妈妈王丽娟,躺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床上,双手轻抚着肚子,一脸喜悦。王丽娟身患严重风湿性心脏病,怀孕26周。就在前一天,在不能用放射线、造影剂等的情况下,医生为她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成为医学上的一个奇迹。
王丽娟怀孕3个多月时,突然出现心累气紧症状,本来以为是怀孕导致的,结果在一次产检中发现她的心脏有杂音,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被确诊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此时,她已不能流产,只能引产终止妊娠,但若进行引产手术,存在巨大风险,医院不敢为她进行心脏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夫妻二人向成都三医院心内科专家求助,想既做手术又保住孩子。
据成都三医院心内科专家唐炯介绍,为王丽娟进行心脏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要冒很大风险。手术时,需要X射线和造影剂指路,这样才能将球囊从大腿的股静脉送到患者心脏,但为了保护胎儿,现在不能用了。这样的手术省内无人做过。“唐医生,你尽管做吧,任何结果我们都接受,也不怪你。”
3月17日下午手术开始。没有放射线和造影剂指路,手术如同走“盲道”。加上孕妇身体循环和正常人不一样,凝血功能加强了,手术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进入血管的导管被凝血堵住了,不能再往前。唐炯在患者血管里放入了另一根导管,凭借自己15年的经验和其他解剖标记,导管慢慢向前推进,最终到达心脏,球囊扩张手术成功。以往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的手术,这次持续了近2个小时。
唐炯说,术后为王丽娟进行检查,发现她的心脏杂音已经消失,下一步她能够顺利生下宝宝。
新闻推荐
多点时间多点活动多点平台□蒋娇本报记者张良娟今年“两会”上,“书香社会”的提法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那么,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在读什么书?对于阅读,他们又有什么要求?3月28日至4月8日,本报记者向...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