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江
8月19日下午5时,南充市第一人民市场热闹非凡。陈伟福和妻子刘冬梅像往常一样,将挂面整齐摆放在三轮车上,准备开始出售。在他们的小摊前,等着买面的市民早已排起了长队……
挂面摊前 市民热心义买
“你们这几天怎么没来?我家里的挂面都吃完了,一直在等你们。”挂面摊前,67岁的谭惠兰一边拿塑料袋装面,一边笑着“责怪”陈伟福夫妇。
谭惠兰是陈伟福夫妇的老顾客,已经在这个面摊买了4年面。“他们卖的面质量好,价格便宜量又足,人也很不错,这几年我一直在这里买挂面。”谭惠兰告诉记者,自从得知陈伟福夫妇都患病后,她还发动左邻右舍到陈伟福夫妇的小摊买面。
记者了解到,在排队的人群中,除了少部分为老顾客外,大多数人都是头一次来这里买面。家住市吉庆巷的市民李碧华,当天也赶来买面。手里拿着一大把面的李碧华对记者说:“我是不久前才知道他们两人的事情。他们虽然得了病,但自强不息,十分感人。别的忙我也帮不上,以后买面时就来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也算是尽一点心意。”
陈伟福收钱,刘冬梅负责为顾客秤面,两人之间话语不多,却十分默契。记者了解到,两人家住嘉陵区西兴街道,家中生活全靠卖面支撑。每天天不亮,夫妇俩就要赶进城里,上午在顺庆区幸福路农贸市场卖面,下午则转到市第一人民市场,直到晚上7时左右才收摊回家。
“我们生病后,来买面的人反而更多了,都想帮我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只能在称面时把量称得更足一些。”刘冬梅说。
虽患重病 心中不弃希望
前来买面的市民大多知道陈伟福夫妻俩的状况。33岁的陈伟福天生弱视,数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23岁的刘冬梅肚子里长着两个巨大的肿瘤,2012年被诊断为双肾肿瘤。
为了治病,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卖面。然而,一把面的利润只有3毛多,即使一天卖50公斤,也只能赚30多元,只够家庭日常开销,根本存不了什么钱。由于病情一拖再拖,刘冬梅的肚子不断变大,现在就跟怀胎七八个月一样。
常年在幸福路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文大姐得知这对夫妇的遭遇后,联系上四川卫视《幸福在哪里》栏目组,对两人进行了采访。8月4日,四川卫视播出了两人的励志故事,引起热烈反响,不断有人向两人捐款。
陈伟福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收到捐款4万多元。8月17日,他带着妻子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了初步检查,8月21日还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再确定诊治方案。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我们又都有病,但有这么多人来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陈伟福说,等妻子的病治好了,努力再干几年,再借点钱,争取把三轮车换成小货车,“以后大冬天赶路时,就不会冷了,日子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
晚上6时许,天色渐暗,市场里仍然人来人往。记者离开时,三轮车里还有最后几把面,夫妻俩热心地招呼着下一名顾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钦豪)9月1日,南充高中迎来了开学第一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崇德向善,该校...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