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待君 摄" target="_blank">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和粮油高产示范项目,各地农村有40%的稻田适宜机械化收割,这也给外地来南充的“稻客”创造了商机
本报讯(记者 成潮生)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内来回穿梭,将一株株稻穗“吞”进后,迅速“吐”出金灿灿的稻谷。8月12日,记者在高坪区走马乡朱家庵村3组看到,来自河南驻马店市的“稻客”正在帮助村民周梦金收割水稻,不到5个小时,7亩水稻全部装进包装袋。
周梦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请人收割水稻,每人一天120元的工钱,还要割肉请打谷子的人吃饭,喝酒抽烟,一天下来收1亩多水稻就要花300元左右。而机械化收割7亩水稻半天就搞定了,总共只用了700元,真是省时又省钱啊!
“走马乡地势较为平坦、光照充足,有的农户从8月9日起就开始收割水稻了。”走马乡党委副书记田敏对记者说,眼下正值水稻收割季节,为让广大农民群众将种植的水稻尽早收割晾晒归仓,乡党委政府、农技站工作人员提前为他们联系了联合收割机。对于那些缺劳力农户,乡党委政府请来“稻客”,帮助他们收割水稻,费用由政府负责。
记者从市农牧业局获悉,南充市今年种植水稻217万亩,营山、蓬安、顺庆、高坪、嘉陵等地的水稻已经自东向西、由南至北开始陆续收割。南充市各地农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和粮油高产示范项目,有40%的稻田适宜机械化收割,这也给外地来南充的“稻客”创造了商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宇恒)8月21日,记者从市投资促进合作局获悉,今年以来,南充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推进措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至7月,全市新签约各类外来投资项目6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个、5...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