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斌
本文所说的“第一书记”,是今年市委从市、 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优秀党员干部,向全市1290个贫困村选派的1290名“第一书记”。
笔者对“第一书记”的第一印象是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的“第一书记”马向阳。淄州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 是一个毫无农村生活工作经验的公务员,被选派到大槐树村任“第一书记”。从一开始的格格不入、遭受挫折,到满怀斗志、立下誓言将大槐树村整顿到底, 终于经过日日夜夜的努力, 自己也蜕变成踏实肯干又靠谱的“农哥们”。
最近, 笔者在南充市一些贫困村调查了解到,有的“第一书记”如同马向阳,到岗后,迅速进入角色,吃住在村上,修桥修路、打井引水、引进业主搞好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整顿村级班子、化解遗留问题,这些贫困村的面貌悄然发生改变。有的“第一书记”也到派驻村走走、看看、问问,填填统计报表,写写上报材料,送送鸡苗,送送鸭苗;有的“第一书记”说,他们在原单位还有很多事要做, 到村任 “第一书记”只是起辅导作用;有的“第一书记”上午下村,晚上回家,原因是村上集体的房子是破烂的,农户条件太差,都安不下床。有的村民说,“第一书记”来到村上像客人,见面寒暄几句,反映问题记录几笔,事后就没有了音信,我们希望“第一书记”就要像《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那样,是村里的主人,是大伙儿的主心骨。
贫困村“第一书记”在派驻中存在的“辅导”与“领导”、“走读”与“驻村”、“客人”与“主人”等问题,反映出个别地方的“第一书记”对自身的职责与任务还没有弄清楚。
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第一书记的职责是 “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 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主要任务就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由此不难看出,“第一书记”在派驻村发挥的是“领导”作用而非“辅导”作用,是“驻村”而非“走读”,是“主人”而非“客人”。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既有自然条件差、因病致贫等客观原因,更有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等主观因素。“第一书记”如果不能牢记自己的职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走读”,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容易偏听偏信,错误决策。作为一个村的“领导”和“主人”,“第一书记”只有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才能吃透村情和民情,才能把村上的事、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第一书记”的职责决定了其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掌握真本领,拿出真本事,想问题从群众的角度考虑,作决策从群众的利益入手, 带头为民办事,推动***,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做“第一书记”除了解决群众暂时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让农民有稳定增收的项目,把群众带领到致富的路子上去。要打响“第一书记”这个品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第一书记”的力量。马向阳到村后,依托“大槐树”这一资源,成立煎饼公司、旅游公司,搞土地流转、蔬菜大棚,增强“造血”功能,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团结了全村广大群众,大槐树村也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
“第一书记”肩负了党的重托、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岗位责任重大,人人都应是“马向阳”,以扎实、勤劳、辛苦的工作换来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伟)9月11日,在贵州省铜仁市闭幕的2015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年度表彰大会上,南充日报社旗下的南充新闻网在全部300余家参会的地市级主流新媒体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压轴大奖———全国地方网...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