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双早成潮生)“我决定今后放寒暑假都要回到南充,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回报社会。”9月7日,返回成都读书的蒲婷对记者说,各位爱心人士的帮助让她和家人觉得特别温暖,她希望通过本报对帮助她的好心人,真诚地说上一声感谢。
8月15日,本报以《面对困境 三口之家没向命运低头》为题,报道了嘉陵区礼乐乡唐家沟村村民蒲含文身患脑膜瘤,妻子蒋国琼因严重类风湿丧失生活能力,巨大的经济压力让正在成都读大学的女儿蒲婷面临退学一事,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记者获悉,在南充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蒲婷已于9月2日乘火车踏上返校路。
9月初,不少大学陆续开学,就读于西华大学的蒲婷除了不放心身患疾病的父母外,近6000元的学费也还没有着落。看着同乡的几名大学生先后踏上返校路,蒲婷有些羡慕也有些落寞。
让蒲家人没想到的是,一场帮助蒲婷的“助学公益行动”悄然在嘉陵城区展开,以市民何士熊为首的一批当地爱心人士率先加入到帮扶队伍中来。9月2日上午9时许,在市丰登路献血屋内,何士熊将6400元现金交到蒲婷手中。接过爱心款的蒲婷泣不成声,“谢谢各位叔叔阿姨,我一定努力读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据了解,蒲婷完成大学后续学业至少需要3万余元,目前何士雄和他的团队已为蒲婷筹集了爱心款1.5万余元。
在得知蒲婷一家为学费发愁的情况后,从8月20日起,某公益QQ群群主在群内发出帖子,恳请广大群友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资助蒲婷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据某公益QQ群负责人金高峰介绍,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第一批爱心款10400元。金高峰说,接下来,他们将为蒲婷建立一个专项助学帮扶基金,每个月从该帮扶基金里给蒲婷的银行卡上汇入生活费。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为蒲婷募集未来3年读大学的学杂费和生活补助费。
在收到这笔捐款后,蒲婷告诉记者,回学校以后,她将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做兼职家教以及在校园内做“校园快递”,用自己的能力挣钱补贴生活费用。
新闻推荐
创新举措 以上率下 示范引领营造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紧接1版)市委狠抓法治建设,机关带头学法,基层单位(街道、社区)大力推进法治文化,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群众发自内心地高兴,促进了经济止滑回升。崔保华指出,南充目前正处于经济转...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