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奎
披上绶带、戴上红花,手捧聘任证书……10月29日上午,在南充日报社庆祝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大会上,8名一线采编人员被聘任为南充日报社第三届首席记者、编辑。
近年来,南充日报社为打造现代传媒旗舰,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新闻人才,推动报社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身边的榜样8名新闻人被聘为“首席”
29日上午,在南充日报社庆祝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大会上,8名来自采编一线的优秀记者、编辑被聘任为第三届首席记者、首席编辑,他们身披红绶带、胸戴大红花,依次上台,从市委领导、报社领导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聘书,报社同事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首席记者和首席编辑业绩突出、爱岗敬业,严守职业道德,是我们身边的榜样。”现场一名记者说。
此次被聘任为“首席”的新闻工作者,是经过毛遂自荐、部门民主推荐、报社党委集体研究、社内公示等程序后产生的,他们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奔走在各个新闻现场。被聘任为首席记者的分别是:冯方雄、刘洋、张力、李双早;被聘任为首席编辑的分别是:杜如龙、曹雪蓉、程晗、蔺姝羽。
“首席”感言:是荣誉也是鞭策
庆祝大会上,三名被聘任的首席记者、编辑现场交流了自己的心得。他们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记者这份职业的热爱,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当我接过首席记者聘任证书时,感到了莫大的荣誉和骄傲,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被聘任为首席记者的李双早说,只有从思想源头树立工作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每条稿件深入一线采访,才能做好记者的本职工作。首席编辑杜如龙说,从字面上理解,“首席”是处在第一的位置,“首席编辑”这个荣誉称号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种鞭策。首席编辑程晗说,如今的我,早已把南充日报社和南充这座嘉陵江畔美丽的城市当成了自己不能割舍的家。
提升办报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传媒旗舰
聘任首席记者、首席编辑,是报社坚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名编辑、名记者的需要,将为报社建设现代传媒旗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年来,报社党委通过评选“十佳记者”、“十佳编辑”、“首席记者”、“首席编辑”,以及奖励好新闻获得者、请专家讲课、派骨干外出学习等,不断提升报社采编人员业务水平;通过购置采访车,提高待遇,举办运动会、嘉年华、歌咏比赛活动等,不断改善采编人员的工作环境,激活新闻工作者工作的激情与活力,不断提升办报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传媒旗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晓江)10月29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项目已累计投资2800万元,植绿补绿面积达1.1万亩。接下来,南充市将抓住秋冬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结合天保工程、...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