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春
小微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创业就业的主平台,在经济系统中具有“毛细血管”的功能,但缺资金、缺人才、缺平台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南充市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金融支持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和实施金融扶贫惠农工程的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增添“助推剂”。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总量达2.8万户,以小微企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2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60%。
“保姆式”服务促小微企业增量扩容
张燕原本是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今年,她毅然放弃别人眼里安稳的工作,筹资建立了一家室内装饰公司。“公司今年4月开始筹备,但中途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办证照、租场地我们不熟悉,很久也没筹备起。”就在张燕一筹莫展时,南充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及时给予了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今年7月公司正式挂牌运行,运行3个月以来发展不错。”张燕表示,公司成立后,区工商局对其实行“保姆式”服务,经常深入公司了解发展状况,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该企业想点子、出办法,目前该企业已逐步走上正轨。
张燕的创业故事仅是南充市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4064万户,同比增长19.1%,市场主体总量达22.2583万户,列全省第四,居川东北片区首位。同时,全市已建成省、市级创业园区8个,小微企业孵化器20个,面积达48.4万平方米。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为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办公区域和办公设备,目前已服务创业团队21个,其中成功孵化退驻创业团队7个,在孵创业项目12个。
要素保障助小微企业突破瓶颈
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南充市各级金融机构开展了“万千百”金融服务工程,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全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实行定期考评、按季通报。截至6月底,驻市银行机构投向中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为1046.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83.3%。
“增值税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减负增效,免交的税额能投入到再生产中,一定程度上为公司减轻了负担,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内一服饰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免征小微企业增值税1.1亿余元。
新闻推荐
10家省级医院将接入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患者健康信息共享医疗协同更加方便
本报讯(记者贾春)10月18日,记者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已进入整合、机构接入的关键攻坚阶段。年底前,四川10家省级医院将接入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其中,南充市川北...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