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编织生态农业梦 4个城里人下乡种蜜柚

来源:南充日报 2015-11-10 18:40   https://www.yybnet.net/

●樊俊 何涛

一个个又大又黄的柚子挂满枝头,游客钻进蜜柚林采摘柚子,工人正将一筐一筐柚子打包……10月28日,记者走进嘉陵区大通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业主周建国、杨忠奇、林涛、蒲东正在忙碌。这4名来自城里的“70后”下乡种蜜柚,不仅自己致了富,还为当地村民开辟了致富的新路。

流转土地4名“70后”下乡种蜜柚

5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荒地。如今,满园的蜜柚挂满枝头,用丰满的身姿展示着丰收的喜悦。穿行在园区的小路上,蒲东一边和记者分享丰收的喜悦,一边回忆起几年来的辛酸。

2009年之前,蒲东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小日子过得也还舒坦。但是,近10年的开车生涯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

2009年底,做完腰椎间盘手术后正在家中休养的蒲东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期“打工仔回乡搞养殖发展农业致富”的节目后,热血沸腾。他想自己以后也不能再开车了,何不到农村搞点“名堂”。

说干就干,2010年7月,蒲东在妻子的陪同下一边参观考察农业生态园,一边寻找合适的土地。同年10月的一次同学聚会中,蒲东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扰,得到了搞建筑的杨忠奇、跑销售的周建国、经营茶坊的林涛3位同学的支持。就这样,4名“70后”一拍即合,开始编织农业产业梦。

2011年2月,考察了大通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模式后,蒲东等4人决定在大通镇陈滩子村前期投资360余万元,流转土地250亩建起柑橘园,并成立了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

“这里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水源充沛,非常适合柑橘树生长。”周建国介绍说,4人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种植经验,政府派来的农技专家给了不少支持。经过多方考察,大家一致决定种植福建“红心蜜柚”。

“我们拿出多年积蓄,筹集了360余万元完善柑橘园的基础设施,引进‘红心蜜柚\’。”林涛笑着说,当时4人纯属一时兴起,很多困难都是始料未及。

土地流转过程中,村民怕拿不到租金不愿意流转。“那段时间,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早上6时出发,晚上9时才回家。”杨忠奇向记者讲起那段艰辛的往事。

几经波折“红心蜜柚”终于上市

2011年10月,首批8000株福建“红心蜜柚”苗、4000株“眉红脐橙”苗栽种入园,蒲东被选为“园长”负责日常管理。

2012年1月,由于柑橘苗耐寒性差,大批幼苗受冻;2012年8月爆发“红蜘蛛”疫情,柑橘苗叶子枯萎,发育不良……“由于不懂技术,看到大批幼苗死亡,我们心中都很恐慌。”周建国说,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电话咨询农业专家,还请来西南农大的教授现场“会诊”,才解决了问题。

蒲东回忆说,为了学习技术,他还多次到福建等地实地考察,向蜜柚种植专家“取经”。

有了技术保障,看着幼苗长势良好,2012年11月,4人决定扩大种植规模100亩,种植“爱瑗38”优质柑橘。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夏天,连日的暴雨导致柑橘园附近的小河涨水,150亩园区被淹,数千株树苗被连根拔起,直接经济损失达60余万元。“倒下的树苗,如钢针扎进我们心里。”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蒲东记忆犹新。

“你们这些城里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跑到乡下务农,早点回去做点正事哟。”当地不少乡亲劝诫他们。

“灾情发生后,我们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在政府的帮助下,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杨忠奇说。

2014年,果树开始挂果,“红心蜜柚”作为主角首先“登台”。阳光合作社迎来了“第一缕阳光”。“我们带着‘红心蜜柚\’到南充和成渝等地的超市、批发市场推销。”负责销售的林涛告诉记者,市场上的“红心蜜柚”品质不一,通过推广,阳光合作社出产的“红心蜜柚”一上市很受市民青睐。

梦想起飞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每斤4元的价格与市场上的差不多,但这里买的都是新鲜无公害的,还能过一把‘果农瘾\’。”穿梭在柚园里采摘柚子的市民蒲永文说。蜜柚林边,记者看到,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蜜柚,其中不乏成都、重庆等地的游客。蒲东正热情地招呼客人。蒲东告诉记者:“从10月1日开园采摘以来,平均每天现场采摘1500公斤左右。”

据介绍,今年,阳光合作社的“红心蜜柚”产量达到20余万公斤,“爱瑗38”、“眉红脐橙”的产量近1.5万公斤。进入盛果期后,整个园区预计总产量将达100万公斤。

经过4年多时间的运作,阳光合作社也为当地村民开辟了致富的新路。“把种不了的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但每年有固定的租金收入,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正在采摘蜜柚的68岁村民王发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的8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去年的土地租金有5000余元,平时在合作社里打工,每月至少能赚1000元,比以前务农轻松了很多。

看着纷至沓来的游客,阳光合作社的业主们信心满满,开始谋划“走产品多样化、产业多元化”的经营路子,开辟产品深加工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们又投资100万元,建成600余平方米的包装车间和300余平方米的冷冻库。”蒲东介绍,通过按等级选果和错峰上市,提高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户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将合作社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基地。”蒲东说,还将开办农家乐、水上垂钓、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打造循环、低碳、立体的现代化种养基地和生态观光基地,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新闻推荐

电商“做得好” 最高可获10万元贴息

本报讯(记者易立权)记者昨日从工商和金融部门获悉,南充市将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税补和贷款贴息。前三年按实缴“三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补,属于市级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年度贴息总额可达10万元...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编织生态农业梦 4个城里人下乡种蜜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