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美国ADA集团总裁、美国华人医药科学家协会副会长陈洁博士,美籍华人科学家熊良文博士,美国荷花生物医药公司总裁邢国强博士,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中科院大学兼职教授沈仲鑫博士等4批次22人来南充考察洽谈合作项目。
引入高端人才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充市不仅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优厚待遇,也努力为他们创造一流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尽展所长,同时也为南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吕家麟和崔松、金容训所在的南充嘉美控股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从嘉陵区陈寿路搬迁至高坪区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新厂总投资约16亿元,达产后,将形成集纺纱、织布、印染及相关附属设施齐全的完整产业链,员工总数4000人,每年用棉量4万吨,生产棉纱3.5万多吨,坯布1.8亿米、蜡染布2亿米,芳纶新材料1万吨(一期2000吨),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纺、织、染联合企业。嘉美控股下辖9个子公司和一个蜡染研究院。
嘉美控股集团董事长黄祖林告诉记者,嘉美的蜡染研究院是全国首家蜡染研究院,下设蜡染研究所、智能化(两化融合)研究所、染化研究所、美术设计中心、测试中心、资料中心、纺织研究所和新材料研究所。
2014年10月,吕家麟组建蜡染技术团队,共有20人。在团队的努力下,一年多时间,他们完成了大大小小20多项蜡染技术革新。他们吸收世界各地先进做法,在原装备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确保了嘉美印染的装备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蜡印先进设备,污水处理标准也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同时在设计流程上广泛运用网络、集成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在线和离线控制相结合,确保了蜡染布品质一流,为打造国内第一蜡染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崔松、金容训博士则主要从事芳纶1414的技术研发。据他们介绍,芳纶始终被作为一种战略性材料进行使用,其主要生产技术之前掌握在美日俄等国手中。嘉美印染子公司易安新材料公司的芳纶产品,一开始就以高强度、高模量芳纶1414作为主要产品定位,在主要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国内其他厂家均未完全突破技术难关,使用的类似产品全部从国外引进,而嘉美的创新突破则是该集团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
除了工业方面的人才,南充市在其他领域也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协助西华师范大学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川北医学院附院柔性引进米庆胜、宗海红等海外专家。“嘉陵江英才工程”实施后,西华师范大学主动出击,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今年5月,该校成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达成协议,正式聘请其为该校特聘教授,任西华师范大学“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此举对提升西华师范大学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声誉意义重大,对南充市引进高端人才也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积极打造平台形成吸纳人才“洼地”效应
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南充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鑫达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厂房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调试设备,预计年底可试生产。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该企业在工厂旁边购置一片土地,建设自己的专家楼和人才公寓,供引进的高端人才使用。
此外,市人才公寓也将进行扩容。市人才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快速推进,该项目也将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南充市已经在为该公司引进人才开展前期工作。
人才引进方面其他相关政策也相继出炉。今年8月中旬,南充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根据规定,各县(市、区)及南充经济开发区至少建立1家以上小微企业孵化器(或园区),入驻企业前3年由同级财政给予企业30%至100%的房租补助。根据规模和发展情况,给予每家企业50万元至200万元资金补助。同时,在孵化器(或园区)集中人力资源、工商、税务、环保咨询、中小企业服务、法律等公共服务机构。
市科技局局长王晓钧称,《意见》的出台为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持,平台打造起来了,能形成吸引人才的“洼地”效应。
新闻推荐
南充原创抗战话剧《最长的一夜》昨晚在常德上演“柴将军誓死守城,我们永远铭记”
"target="_blank">1943年,震惊世界的常德会战爆发,南部籍著名抗日英烈、少将团长柴意新率部保卫常德,并于12月3日壮烈殉国。72年后的12月3日,由市委宣传部等联合策划制作,根据柴意新将军死守常德...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