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面对经济“新常态”,面对南充发展实际,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如何做好今年经济工作?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定要更加牢固树立“新理念”,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扎实抓好项目推进、综合枢纽建设、振兴实体经济、 扩大消费等事关南充发展的工作,扎实抓好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工作, 扎实抓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换取“真金白银”,推动南充发展,实现后发先至、逆势上扬、弯道超车!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南充最大的现实是发展不足、 发展不够、 发展滞后,解决南充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发展,我们务必牢固树立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抓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实在的举措抓发展。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 “牛鼻子”。抓经济,必须抓项目。今年是“项目推进年”,必须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在项目工作上有明显成效。 要实实在在谋项目, 把谋项目作为项目工作的首要任务, 围绕国省政策动向、 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需求短板,开动脑筋、无中生有、集中智慧谋项目,建好项目库,提高成熟度,真正“谋出”几个拿得出手的项目来;要千方百计争项目,本着对南充发展负责、对南充未来负责、对南充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坚决摒弃“守株待兔”的落后思维,主动去争、去跑、去抢项目, 确保事关南充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入笼子”、“进盘子”;要“挂图作战”建项目,迅速拿出“作战图”,标明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按图施工、动态推进、倒逼落实,迅速在全市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枢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之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南充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首先是要建设综合枢纽,故此,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把综合枢纽建设列为富民强市“十大行动”之首。今年要重点抓好交通枢纽和通讯信息枢纽建设。要举全市之力,千方百计“拿下”高铁;要按照市委全会“四路突破” 的安排部署,实施好“南充交通三年推进计划”;要大力度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建设信息枢纽的基础条件,特别要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尽快实现突破。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南充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实体经济,潜力也在实体经济。必须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在抓产业、抓企业、抓园区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推动汽车汽配产业强势崛起、丝纺服装产业深度转型、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石油石化产业优化链条、农业和服务业提档升级;要加快调整企业结构, 推动重点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大力实施重点企业帮扶计划、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上市公司培育行动和南充造产品创建推广战略,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紧接1版)更不能把握机遇,作出正确的决策。个别领导干部抓经济点子不多、办法不多,甚至沿用计划经济那一套,现在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不懂就要学,要有紧迫感、“恐慌感”,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通过各种途径...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