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刚刚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抓好今年经济工作任务,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推动南充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南充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我们一方面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牢牢扭住项目攻坚这个“牛鼻子”, 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另一方面,我们面对重塑南充形象、重振南充雄风的艰巨任务,我们共同担当,共同见证了南充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共同经历了南充经济发展的止滑回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为“十三五”时期发展顺利开局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充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抓好今年经济工作, 首先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大势, 更加清醒地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好地引领新常态。中央和省委判断,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 国民经济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 目前南充的基本现实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滞后”,这是我们抓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南充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总量现在还是比较大的, 但从客观实际来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很合理,经济还是个粗放型经济,还是不可持续的经济, 必须走科学发展、 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路子,这样才有生路、才有出路。
抓好今年经济工作, 要把握发展机遇,更加敏锐捕捉“窗口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和需求两手都要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白哪些事不能再干,哪些事要加把劲干。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 国家当前正在加速布局一批新的产能,来提高供给质量,冲抵“去产能”带来的阵痛。由于南充实体经济较弱,“包袱” 不大, 所以受到的影响也较小,可以轻装上阵、轻舟快行。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而且这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前期布局的吉利新能源汽车、鑫达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都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 完全可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南充当前正面临重要的“窗口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奎)今(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根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强降温天气趋势预报,大寒前后,南充市将迎来一次大面积降温。1月19日,南充市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气温逐渐下降,走在街头,寒意袭人...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