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指明了南充市“十三五” 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会议描绘的发展蓝图鼓舞人心,提出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 凝聚起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力把 “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过去五年乃至更长时期, 受南充历史传承、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基础条件所决定,南充最大的目标、最大的抱负、最大的担当, 就是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当然后来也提出了建设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 但立足点始终没有脱离川东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内外环境和现实条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省委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建设成为川渝陕甘结合部经济中心新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南充依然把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立足点锁定在川东北,就显得狭隘了一些、封闭了一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就必然输人一着、 慢人一步、逊人一筹。所以,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定位南充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先后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南充未来究竟如何发展?必须用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来思考, 来谋划。“建设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这一发展目标定位,体现了决策者的大视野、大气魄和大智慧。这个定位既体现了对南充历史的传承,顺应了形势的变化,更赋予了区域中心城市崭新的内涵,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南充发展定位的提升和完善。“朝全球思考, 在本地行动。”南充的发展必须跳出川东北,主动融入全省和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南充要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不仅仅是川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 也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也是成渝西的区域中心城市,还是整个西部乃至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心城市。
“创新”就是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发展新动力、开辟发展新空间、再造发展新优势, 让创新贯穿到一切工作中,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奋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开放”就是要推进思维理念、产业布局、基础建设、市场环境无障碍地融入全省全国全球经济大循环,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
“生态”就是要保护好南充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健康, 探索资源成长型城市绿色发展的示范新路,创建国家生态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山水田园城市。
“法治”就是要着力构建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格局,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在南充大地上实实在在地建立起来。
“繁荣”就是要推动市场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教文卫中心,让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南充竞相奔涌,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南充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只要全市上下坚定发展目标定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一个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记者钟林郭丹)1月4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从2016年1月起,南充市民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时,支付方式由原来的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支付,统一调整为直接通过银行结算系统支付至职工银行借记卡,...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