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萍 实习生 赵霜
实施开放合作行动,南充将以开放的思维把握发展机遇。《中共南充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抢抓国家开放战略新机遇,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切入点,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月29日,记者就南充如何实施开放合作,把握这次机遇进行了采访。
抢抓战略机遇深度拓展区域交流合作
南充将积极与国内城市,尤其是川渝甘陕城市建立开放合作体系,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依托兰渝铁路过境交会,主动融入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强化与川东北、川渝陕甘等毗邻地区的互联互通、产业配套等交流协作,适时开展优势产业对接活动;继续巩固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及环渤海湾地区,积极开辟港台、日韩、东盟及欧美等境外招商区域。
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积极参加“西博会”等交流合作平台,到与陕川甘等17个城市“联姻”携手发展旅游等等,南充一直在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经济区加强交流合作。
以木偶为媒,2012年9月11日,南充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市缔结了友好合作交流协议。如今,南充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市已在文化、教育、经贸、养老、旅游等各个领域都有深入交流与合作,共签订了兰斯大学与西华师范大学校际合作项目、巴泽尔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校际合作项目、法国高端疗养院集团投资项目、旅游合作项目、中法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等8个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与“老朋友”加强合作的同时,南充也正与美国一城市在接触,积极结识“新朋友”,不断扩大“朋友圈”。
做大开放型经济让“南充造”优势产品走出去
2015年11月,由川内投资者打造的中法跨境电商平台正式启动,目前南充多家大型丝纺企业均已“入驻”该平台。南充丝绸企业只需通过上传图文及视频等资料,欧洲客商就能通过网络下单,然后采用跨境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购买南充丝纺企业生产的丝绸产品。
南充丝绸漂洋过海,在国外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南充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弘扬丝绸文化,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重振南充丝绸产业的战略部署,将在今年5月举办首届中国西部国际丝绸博览会。
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说,“走出去”的同时,更要以招商引资突破带动和促进开放合作。南充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沿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园招商,并通过系列活动作为载体,努力引进沿海及境外企业到南充“投资兴业”。
下一步,南充市将充分借助全省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主动出击,对接、签约一批投资项目。研究出台南充市鼓励川商返乡兴业回家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返乡兴业创业园,鼓励在外南充籍乡友企业总部整体搬迁回归或在南充设立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回家发展工程总部基地,积极与异地南充商会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大力支持异地南充商会以抱团回归、会长牵头回归等方式回乡投资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载体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
“四川川东北综合保税区将构建南充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平台,有利于开拓南充乃至川东北区域的国际贸易通道。”1月20日,市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何文明告诉记者,四川川东北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出来,正报市委、市政府加快申报建设。
记者从《四川川东北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中了解到,综合保税区规划为三大功能区:进出口产品加工区、口岸作业区、跨境电商国际商业文化生活区,形成以进出口产品加工区为核心、口岸作业区、跨境电商国际商业文化生活区为配套支撑的现代化综合保税区。其中,跨境电商国际商业文化生活区规划建设五大洲国际商业文化生活体验区和五大洲国际商业文化生活城市综合体,打造不同国家、不同商业文化生活街区,形成集聚川东北区域3000万人口周末休闲、购物、娱乐、美食、旅游中心。
新闻推荐
陈光浩在全市重点丝纺企业座谈会上要求通力协作相互配合扎实做好丝博会各项准备工作
(记者陈冠霖)2月3日,全市重点丝纺企业座谈会召开。市委副书记陈光浩,市委常委胡斌,市政府副市长唐燕参加会议。陈光浩在会上强调,2016中国西部国际丝绸博览会,是南充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