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监控首次联网
□本报记者 张雨
1月15日上午9点半,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小王和往常一样,在项目开标现场维持秩序,他时而对开标步骤进行书面记录,时而抬头与办事群众交流。此时,在距离南充200多公里外的成都,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工作人员李芸,正坐在办公室电脑前,通过远程视频监督着小王和现场投标人、评标专家的一举一动。
1月13日,省中心和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电子监督系统正式联通。自此,该市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的一举一动,都将被省中心尽收眼底,这意味着,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首次实现了省、市两级电子监控联网。据了解,下一步,该系统将延伸至成都、德阳等20个市州和部分县区交易中心,逐步打造出这种具有远程“千里眼”的省、市、县三级一体化运行的电子监督平台。
横纵联通单打独斗变为上下合力
“通过省中心实时监控市交易中心,可以进一步规范市交易中心的权力运行情况;另外,过去监督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的‘上下合力\’,也加大了对当地评标专家、投标人的监督力度。”省中心相关负责人细数省、市两级电子监控联网的好处。他认为,“对于四川省各级电子化交易平台来说,一些部门进行封闭式建设,很少考虑与其他地区交易中心的信息共享,此举可谓是联通‘信息孤岛\’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去年,省中心成功通过政务外网向省委、省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行政主管部门推送远程监控视频。今年,省、市两级电子监督系统正式联通。自此,一条贯穿横纵两条线的全省统一电子监督平台已具雏形。
全程监控交易看得见管得住
监督的效果究竟如何?又如何保障监督到位,不走过场?
在省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省、市联动监督模式的运用,不仅仅只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肩上还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每天上班,李芸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远程监控系统,“来到”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监督过程中,她时而点进开标室,时而点进评标室,时而拉近开标现场画面,时而戴着耳机收听语音……她重点关注的目标,是该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行为举止,以及评标专家的合规操作,投标人有无不按规定参与投标等情况。
“打开电脑,鼠标一点,南充交易中心的受理、开标、评标等过程,全部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李芸告诉记者,只要发现任何一项不规范操作,就会立刻上报。
由省中心对南充交易各方主体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使交易进一步实现了“看得见,管得住”。不过,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坦言:“电子系统刚联通时有些不适应,现在习惯后就好了,我也发现自己服务越来越规范,效率也提高了。”
而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常去南充投标的张先生的认同:“该举确实对南充交易中心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起了促进作用,对一些不规范投标行为加大了制约力度。”
监督升级呼唤建立惩处联动机制
但是,有了好的机制,还必须保障执行到位。
省中心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除涉密内容外,我们准备将省、市联动的电子监督视频实时向社会公开,积极引导各界代表参与监督,并随机抽取人大、政协代表进行暗访监督。”
对此,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小琪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易中心只是交易平台,缺乏对各方交易主体不良行为的处罚权。所以,除了交易中心保障监督之外,公共资源涉及的各相关部门,还应探索处罚不良行为的联动机制,将违规行为定期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加大惩处和威慑力度。”
新闻推荐
2月23日,南充市顺庆区中城派出所女民警在南充市五星小学为学生发放“法制红包”,并向他们讲解防诈骗的相关常识。当日是南充市815所中小学春季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全市75万名中小学学生分别通过主题...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