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间教室轮轴转,两年培训4万余人次
3月4日,新一期的南充市顺庆区“市民学校”正在报名中。临近中午,顺庆区文化馆免费开放,办公室主任牟海终于有了工夫喝水。“一上午现场咨询的市民有28个,微信报名的就更多了,后台显示已经有近400人报名。”牟海介绍。
开班两年,“市民学校”已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拥有书法、葫芦丝、二胡、摄影等近30种课程,成为南充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
这所不到1600平方米的“学校”,为啥这么火爆?
□本报记者 伍力
请进来
免费培训“点菜”服务
其实,“市民学校”已开设多年,但之前不温不火。“一节课交200到300元学费,报名人数很少,有的班连第一排都坐不满。”牟海回忆。
2014年2月,顺庆区文化馆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市民学校”免费开放,并按市民意愿设班,提供“点菜”服务。这一举措得到市民热情回应:首批9个兴趣班,3个月内全部报满,合计2000余人。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有进有退”。例如,首批课程中的面塑班,就因报名人数少而取消,而今年又新加入金钱板、老年科普、电脑基础知识、科学基础知识等课程。“负责电脑基础知识这门课的就是我本人。”牟海说,报名学员年龄普遍偏大,对于电脑、智能手机等想学习却入不了门。
免费培训,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老师都是全区文艺骨干,有大学声乐教授,也有专业团体退休人员,师资力量可谓我们的‘金字招牌\’。”牟海自豪地说。57岁的辜小名,从南充市曲艺团退休后就来到“市民学校”,教授唢呐、葫芦丝等课程,一周连续带3天课,学员场场爆满。“只要能让我所学的艺术传播出去,苦点累点无所谓。”辜小名笑着说。
走出去
分校办到大街小巷
除了个人,文艺爱好者也可组团申请入驻“市民学校”,享受免费的师资、场地、设备等服务。“入驻团体经过培训,又逐渐成长为文艺志愿服务队,重新回到基层,把分校开到全区大街小巷。”牟海说。“今天继续练习四方步,大家先跟我做分解动作。”3月2日傍晚,顺庆区搬罾镇政府广场上,20多名文艺爱好者正在学习秧歌舞。领头教学的是顺庆文化馆金鹰艺术团团长张光汉。申请入驻“市民学校”后,张光汉的团队得到专业指导,水平一天天看涨,如今已是该区各项文艺汇演的“主力军”。
目前,“市民学校”有13支群众团队入驻,都发展为文艺志愿者队伍,轮流到该区11个街道教学。“我们组织了13人的培训队伍,在专业指导外,还要提供安全培训、礼仪培训等。”牟海说。“市民学校”越发火爆,牟海却也有烦恼:文化馆总面积不到1600平方米,10个教室天天轮轴转,依然无法满足需求,“比如这次报名的摄影班,我们只能排到6月开班了。”
近日好消息传来,顺庆区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在该区西山广场附近新建4000平方米“市民学校”,并提供相应财政支持。这所“学校”,有望继续火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伍力)3月31日,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与香港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签署电商产业园合作协议,拟投资10亿元,打造10万平方米以上的电商O2O产业园。据了解,该产业园包括电商孵化中心...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