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伍力
“施肥要在‘滴水\’范围内施肥,肥料太靠近树干易伤根,施在‘滴水\’范围外又不能被很好吸收。”5月7日早晨,在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金华村五马寨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蒲俊竹正在指导村民易刚维给柑橘苗施肥。提到蒲俊竹,易刚维竖起了大拇指:“别看是个小姑娘,却是个柑橘种植能手。很多老农民,都要向她请教呢!”
28岁的蒲俊竹,3年前初到南充一家农业公司工作时,从事财务工作,现为啥会变成种柑橘的能手?“那时公司人手紧缺,自己挽起袖子就上阵帮忙。结果一窍不通,弄死了树苗。人家农民没说啥,可我心里真过意不去。”蒲俊竹说。
从此,蒲俊竹开始恶补农业知识。她一口气从网上买来上百本专业书籍,下班就抱着书本钻研。为彻底学懂,蒲俊竹拜师高坪区农牧业局研究员王荣成,经常向他请教。2014年的一个冬天,柑橘苗生长遇到难题,蒲俊竹又跑到王荣成办公室请教。“当时我外出办事,让她先回去。结果晚上回办公室,发现小蒲还在门口等着。这股勤奋好学的精神,确实难得。”王荣成感叹。
公司同事们惊讶地发现,以前只会坐办公室的“蒲会计”,渐渐和农民打成一片,变成了“农技员”——
有种植户资金周转不开,蒲俊竹帮忙联系厂家赊购肥料,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还带动周边10余户农户搞起柑橘种植;
有些柑橘树苗枯萎、掉叶子,接近死亡,蒲俊竹判断是得了蜘蛛病,并建议施用叶面肥,工人们照单治病,把树苗全部救活;
为引进好品种,蒲俊竹跑遍整个西南片区的农业科研院校。每次引进,坚持对土壤、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万无一失。半年时间成功引进了10余种柑橘新品种……
今年4月,蒲俊竹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面对荣誉,这位“85后”姑娘依旧谦虚:“我在农村长大,只是回到农村,做了一点应有的奉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庞莹)6月8日,全省机关“树立新理念,服务十三五”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成都举行。18位来自省直机关和市(州)直机关的选手进入了决赛。成都市直机关代表顾佳林、南充市直机关代表赵敏琁获市州组...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