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春华)11月1日,记者从市农牧业局获悉,今年全市计划发展晚秋粮食面积120万亩,秋菜面积100万亩,力争全市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3万吨。
1日上午,嘉陵区一立镇塘湾村村民曾兴保起了个大早,他和老伴在自家院子旁的地里将秋萝卜种下。“这几天天气不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晚了,多种点秋菜自己吃。”
据了解,目前正是全市秋菜种植高峰期。与此同时,晚秋粮食作物种植也正在扫尾“补缺”。市农牧业局农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市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温光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晚秋生产,尽力扩大晚秋种植面积。同时,根据不同气候特点、前作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采取合理布局,确保晚秋生产适销对路。
按照规划,2017年全市计划发展晚秋粮食面积120万亩,秋菜面积100万亩,增养草食牲畜10万头。其中秋洋芋45万亩,再生稻4万亩,秋红苕25万亩,秋玉米36万亩,秋大豆10万亩。全市晚秋粮食总产量力争达到13万吨。
科技是助农增收的重要手段。考虑晚秋生产特殊性,目前,全市农技部门广泛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全市范围内,新品种、新科技的采用已较为普遍。玉米选用鲜食和青贮品种,重点抓好高产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秋洋芋选脱毒早熟良种,实行深沟高埂,带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秋红苕做到深沟高厢,早栽密植,加强肥水管理;草食牲畜发展较好地区,采用种养结合,以生产薯藤为主,加工成耐贮、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秋菜使用抗执耐涝良种,营养钵育苗,适时定植,重施底肥,合理追肥。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近日,由于江东大道“标美路”工程加速,为顺利实现车辆远端分流疏堵,高坪区交警、城管等部门重新优化街道交通和市容秩序,取消350个街头临时停车位。停车困难市民依然支持“标...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