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南充 > 正文

纤纤素手织丝绸 南充“丝妹儿”的芳华人生

来源:南充日报 2019-08-17 01: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晓江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自古以来,南充便因丝绸而闻名遐迩。这里,曾有上万名丝绸女工为丝绸而辛勤耕耘,见证了中国绸都的日新月异。近日,记者采访了李陈红、孙红云等三位丝绸女工,听她们讲述与丝绸的不解之缘。

A “丝妹儿”李陈红30年芳华付丝绸

30年前,因为顶班上岗,李陈红走进了南充丝二厂(现南充六合丝绸集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织绸女工。“我至今清晰地记得,1989年1月1日,这是我上班的第一天,从此与丝绸结下了30年的缘分。”李陈红说。

李陈红进入丝二厂时,整个南充的丝绸行业正处于巅峰时期。当时,丝二厂因年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亚洲第一大缫丝厂,前来购丝的商人络绎不绝,常常把工厂围得水泄不通。

李陈红说,当年南充丝绸厂是个“香饽饽”,如果哪家有女孩子到丝绸厂上班,全家都很骄傲。那个年代,丝绸厂的女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丝妹儿”“绸妹儿”,走到哪里都会惹来羡慕的眼光,而年轻小伙们也都以能娶到一位丝绸女工为荣。

丝绸行业的繁荣,带来的最直接的就是工资高待遇好。“那个时候,丝绸工人的工资比公务员高得多。”李陈红说,在那个平均工资并不高的年代,在丝厂工作就能养家糊口,当时的口号是“幺妹幺妹快点长,长大好进丝二厂,伙食巴适工资高,如意郎君随便挑。”

虽然人人都想当一名丝绸女工,但李陈红却说,“丝妹儿”“绸妹儿”的工作非常辛苦,充满噪音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人难以忍受。“当年和我同一批进入丝二厂的有40个人,但是坚持下来的只有10多人。”李陈红说,丝二厂丝绸女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庆幸自己是坚持到最后的人。

李陈红做了八年的织绸工,随后又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负责成品丝绸的检验工作。进厂那年,李陈红21岁,风华正茂。2017年,李陈红正式退休,两鬓已生白发。她见证了南充丝绸产业的兴旺发达,也和众多丝绸人一起面对风云变化,陪伴南充丝绸走出低谷,引来新的生机。

退休后,李陈红还时常回丝二厂走走看看,这里留下了她的青春与记忆。百年木屋四合院、青砖灰瓦的厂房、有些剥落的红砖瓦墙都成为她珍贵的记忆。

B “丝妹儿”孙红云:我是丝绸女工我骄傲

1986年,16岁的孙红云,通过南充丝三厂的招工考试,成为立缫车间的一名工人。“我初中毕业,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顺利通过了文化科考试。”孙红云告诉记者,进入丝三厂,成为一名合同制工人,在当时算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当年,孙红云进入丝三厂,算是企业最红火的时期,她所在的丝三厂立缫车间甲班,共有500名工人。“选茧、煮茧、立缫,整个过程十分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工人,丝绸产业当时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孙红云说,2000年以后,随着丝绸企业改革改制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少工人逐渐转行。

进入丝绸厂成为一名“丝妹”是人人向往的。“外人只看到我们表面上的光鲜,但是绝大多数丝绸企业女工是非常艰辛的。”孙红云回忆说,那时候工作基本都是采取三班倒,每天八个小时,只要机器转动,手上就不能停。“不少女工除了忙于工作,回家之后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旋转,三班倒,二班倒。八小时站立,腰酸腿肿,艰辛都藏在泪水里”“泡胀的双手,溃烂红肿,抹些凡士林止痛。‘半边天’也是娇弱的”……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部人胡绍珍对丝绸女工的工作深有感触,她曾在诗歌《南充缫丝女》中,真实地记录下她们工作的艰辛。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能学到很多知识。”孙红云在丝三厂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参加了丝三厂教育科开设的辅导班,并通过自学考上高中。后来,她还报考了函授大学。

20世纪90年代,南充连续举办了4届丝绸节。虽然时间早已远去,孙红云对丝绸节的印象仍挥之不去。“当时,文化路形成一条商业街,道路两边全是展棚,南充各地区的土特产、本地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孙红云说,印象最深的当数时装模特大赛,在那个人们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开放的年代,时装模特大赛中选手们的泳装、三点式成为人们追逐的看点。

孙红云说,参赛的时装模特都是南充各个丝绸企业的职工,当时丝三厂模特队小有名气,选出的队员在身高、形体、气质和表演技巧等方面都很出众。

今年9月,“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将在南充举行,除了核心的丝绸展示展销活动,还将举办丝绸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时隔近30年,当年的丝绸节的盛况又将在南充上演,我们老一代的丝绸工人很是期待。”孙红云说。

“丝三厂给我了成长的舞台,我以自己曾是一名丝绸女工为荣。”对于在丝三厂的工作,孙红云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

C “丝妹儿”陈明琼:从打工妹到全国缫丝操作能手

1982年11月的一天,南充丝二厂传出一个好消息:陈明琼荣获全国缫丝能手称号啦。听闻喜讯,人们向刚从苏州比赛回来的陈明琼围拢过来,领导、工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拍手称赞。工友们诚挚热情的话语感动了陈明琼,她连连说:“差距还很大,我要努力学习。”

“我要努力学习。”这是陈明琼刚刚进丝二厂时立下的誓言。1971年10月,丝二厂招收工人,年仅16岁的陈明琼就是那时入厂的。

进厂后,陈明琼被分配到缫丝车间。“那时候家境困难,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干农活。”陈明琼说,进厂当工人,算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自己十分珍惜,心里下决心一定要把缫丝技术学好。

在缫丝工作岗位上,陈明琼勤奋好学、苦练技术。她除了上班外,下班后还把蚕丝带回家练习打结、接绪,通过反复练习,她缫丝技术日益成熟,又好又快。1980年获得南充地区缫丝操作单项冠军,1982年获得全国缫丝操作能手,1984年又夺得全省缫丝操作能手称号,还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为丝二厂赢得了荣誉。

因为缫丝技术好,1984年陈明琼当上了车间的操作员,专门进行技术辅导。后来又当上了车间主任,她带领广大职工认真钻研,苦练本领,大家磨破了手指也不叫苦,终于一大批技术骨干脱颖而出。

1983年,陈明琼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后来多次被选为省人大代表,1992年陈明琼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当选为人大代表期间,陈明琼就兰渝铁路修建、企业职工福利待遇等积极提交议案。“我是基层一线的工人,作为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履职,为企业职工鼓与呼。”

刚进厂时,陈明琼一个月的工资是16.5元,三年后变为28元,到1999年退休时,一个月的工资400多元。“几十年来,工资数字的变化,也表明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陈明琼说。

1982年,陈明琼去苏州参加全国比赛时,南充还没有通铁路,当时只能到成都坐火车。在陈明琼退休的前一年,1998年达成铁路正式营运,南充从此迈入了“火车时代”。作为一名“南充丝妹”,陈明琼也见证了南充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退休后,陈明琼一直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小孩。空闲时间,也会到丝二厂的缫丝车间走走看看。“现在车间都是全自动化的缫丝设备,完全代替了人工,缫丝织绸的技术大大提高。”陈明琼说,煮茧车间、立缫车间、复摇车间,一代代丝绸女工用纤纤素手织出一匹匹精美的丝绸,一代代丝绸女工在这里留下她们的芳华,希望南充丝绸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改造提升 气象公园年底亮新颜

本报讯(吴雍杨雨晴)8月12日,笔者从顺庆区城乡建设局获悉,气象公园建设项目已于7月10日正式启动,此次建设内容涉及公园东大门建...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纤纤素手织丝绸 南充“丝妹儿”的芳华人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