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南充 > 正文

也来摆一摆涪江路

来源:南充晚报 2020-05-12 01:09   https://www.yybnet.net/

□ 冯文广(南充)

涪江路不是明朝清朝的路, 也不是民国年间的路, 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路。 但实际上,直到“文革”结束后好几年, 涪江路才真正像是一条城市的马路了。

不得不提的五星花园

南充刚解放不久, 在胡耀邦“依托旧城,向城北城西紧凑发展, 使旧城区和新城区浑然一体”的思想指导下,南充编了一部新的城市规划。当时有“三个五”之说,就是人口规模发展到50万,建筑风格50年不落后, 中心花园直径不小于50米。 这部规划用网格式的办法把老城新城分成了几个功能区,有500年历史的顺庆古城被整体规划为一个完整城区。规划中精彩的一笔,是为南充设计了五星花园这个城市核心枢纽。

不到两年,1951年底,城市核心圈就基本建成了。五星花园直径有50来米,圆形,园里栽桃栽李,树下有人行小径。 围绕花园矗立起五座规模宏大的建筑, 东南方是川北电影院,后称人民电影院;西南方是川北人民银行, 现在还是银行;西北方是川北大旅社,后称地区招待所; 正北方是川北百货大楼,现在也还在;东北方是川北食品大楼。 团团围成一圈的五栋楼自然隔出五条街道,把新城老城合为了一体。东西向的模范街, 是民国时期老南充城最最繁华的商业街;现在的人民中路和人民南路最早的名字是巴山路, 基本沿老城墙和护城河而修, 马路设计宽达30余米,是城市的主干道。要晓得当年南充基本还不通汽车,可想这个设计是多么大胆;西北方的文化路, 起点在五星花园, 终点是最高领导机构川北区党委和川北行署所在,也就是今天的南充市委和西华师大北湖校区, 看来是设计中的“观光大道”。 沿路规划了好几处大型文化体育设施, 有些当年就开始建设了。 比如北湖公园,当时叫莲花池,后来改造多次,今年又焕然一新;又比如体育广场,当时修了,使用到上世纪末,改为了商场圈;科学技术大楼大概刚刚修好,后称“行署二院”,在今天锦绣北湖小区一带。 第五条路是从五星花园直奔西山的路, 也就是今天的涪江路。 大概因为川北区于1952年秋撤销了, 当年这条路似乎没来得及整体施工。

早期涪江路几乎没有原住民

我家是1961年搬到涪江路1号住的。那时涪江路的东头, 北侧是地区招待所南墙,南侧是人民银行和专署的北墙。两栋大楼都是“八”字形建筑群, 一栋占了西北方,一栋占了西南方,中间形成一个笔直向西的道口。涪江路最初只在南侧是土路, 四五米宽,靠北的半边一直是庄稼地,蔬菜、包谷、油菜,长得绿油油的。后来十几年里,招待所和专署不断运炭渣来垫压马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涪江路终于成为下雨基本不会积水的炭渣路了。

早期涪江路上没有什么城市原住民, 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几个大单位的宿舍。路南有运输公司家属宿舍,路北有商贸系统家属宿舍。 住家户大都来自五湖四海, 有解放大西南随军南下的老干部和专业干部, 有发展城市交通需要从各地调到南充的技术人员,有刚从沿海学校毕业的西南服务团青年学生。 涪江路上还有几个农村院落。

虽然住家户不多, 但涪江路建了两所学校, 涪江路小学和南充高中, 两校现在仍在原址办学。 涪江路的南高校区是川北区成立后开始建设的,1954年建成, 师生从现今建华中学迁往涪江路校区。涪江路之所以南侧为路,可能就因南高在路的南侧。涪江路小学在南高对面靠东不远,从学校到马路要走二三十米土路。我先后在这两所学校读书, 从1962年春在小学前拍的照片可以看到(如图),学校教室是东西向的平房,教室外有草木和庄稼地, 没有大门,也没有围墙,我正是站在通向涪江路的那条土路上。

涪江路路名的由来

南高门前那株树冠如盖的黄葛树我读书时就有了, 立在炭渣涪江路正中央。 南高西边围墙就是当年涪江路的终点,还不到今天的科苑街口,再往西就是一马平川。 年纪大了以后我常常会想到住在涪江路时的往事。 想到小学我们班喂养的那只黑山羊;想到西河发水淹了涪江路和一坝良田,老师带我们蹚水抢收公社的冬瓜; 想到南高夜自习只有两栋教学楼灯火通明照亮黑黢黢的四野, 绝不奢想涪江路会安路灯; 想到夏日小伙伴们快乐走过南高西端,一拐弯不多远就到了西桥河的柳林那里, 总有很多孩子欢欢喜喜在扳澡。

近年我才知道,“柳林” 这地方宋朝陆游老先生也来玩过,喝过酒,写过“半天高柳出青楼”, 但不知是不是同一个柳林, 也不知他是不是也来这里扳过澡。

现今的涪江路是改革开放后和城市一起成长的。 有趣的是,“涪江路”路名早在1950年就有了,所以要算老资格的马路。 很多人觉得奇怪:明明涪江在遂宁,南充凭啥有条马路要叫涪江路? 各位也许有所不知,当年的川北区覆盖整个嘉陵江流域,在规划川北区首府的道路时,和涪江路同时被命名的还有两条重要马路,也以江河为名。一条叫“嘉陵(江)路”,就是今天北湖路、育英路往东、西延展直到江边和西山,路经川北区党委和川北行署正门;还有一条叫“汉江路”, 就是今天和平路向东向西直到江边和西山。相比之下,涪江路则是要和模范街结伴从西山走到江边的。三条大马路构成了新城区东西向大通道。只因历史风云变化,嘉陵路和汉江路很早就改了名,而“涪江路”却和“莲池路”“文化路”等一起,同生同长,一直相伴走到了今天。

①1962年春,作者与母亲在涪江路小学前留影(作者本人提供)②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在修建中的涪江路(现西门旺角附近)(资料图)③如今车水马龙的涪江路(南充晚报记者 乐校臣 摄)

新闻推荐

无证洗砂场扰民 为啥迟迟没搬走?

本报讯位于嘉陵区李渡镇原东方井村砖厂原址的洗砂场,因扬尘和噪音扰民上月被群众投诉,李渡镇政府组织调查后确定该洗砂...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也来摆一摆涪江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