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的有机蔬菜。
西充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常态。
近年来,西充县立足生态优势和区位条件,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体系、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消费文化于一体的“中国西部绿谷”,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近农工业、乡村旅游业为特色的绿色产业之路,构建起三产联动,互促共融的绿色产业体系。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蒋冬梅 谢杰 西充县委宣传部供图
现代农业 9万农民年增收3.5万元
7月25日,在西充县关凤乡“义青观万亩粮油基地”,种植大户康琴正在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2011年,她把土地全部租给航粒香米业公司,又返租土地500多亩,种植水稻。“怎么种、怎么管都按照公司要求,稻谷成熟后直接卖给公司。”康琴说,有公司提供的机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服务,管护500多亩稻田完全没有问题。今年,她仅卖水稻就可收入9万多元,另外还有公司的返利分红。
如今,像康琴这样从事现代农业产业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全县从事有机食品种养业的农民达9万多人,实现年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
康琴所在的“义青观片”,是西充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之一。2014年上半年,这里新建粮油高产示范片标准农田5000亩,规范栽植优质水稻1万亩。此外,还有百科万亩有机农业产业园,上半年示范推广2万亩以上;广绿有机农业标准化园区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据了解,目前,西充已建成有机农产品基地53个,面积达10.3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0万亩,形成粮油、果蔬、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4户,创建了“牛奶猪”、“莲花茶”、“葵花鸡”、“龙兴富硒猪”、“航粒香米”等国省品牌12个。全县农业年产值达到39.7亿元,五年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7%。
农产对接 农产品精细加工
西充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明认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发展工业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取得平衡。针对西充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独特条件,西充县因地制宜将农产品经过企业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位于西充县城东的星河科技,建立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江苏旺达、多福油脂等11户新入户企业正在加快建设,6000多名农民在园区就业。
在四川绮香纱公司的流水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加工外贸订单。如今,绮香纱的丝绸产品不仅销往全国,还走出国门,远销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
随着西充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和重庆渝北区“结对联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出击联系高新技术龙头,和北京中关村“成功牵手”,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和生物科技等低污染为特色的上市公司、台资侨资企业纷纷入驻西充,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五年累计招商到位资金110亿元,引进亿元项目25个、上市公司3家。
在西充,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快速成长:“光友粉丝”将西充红薯加工成粉丝;“常林食品”将“西充二荆条”加工成鲜香的辣椒酱;“盛祥玫瑰”将玫瑰花加工成玫瑰花茶……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条,上演着以农促工的好戏。
高标编制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是西充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西充遵循“保留农村田园风光、保留农村庭院生活情趣、保留农村人文气息”的理念,高标准编制全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
同时,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来思考,注重与城乡建设、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的统筹衔接,做到“多规融合”。
据了解,目前,西充全县已经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个,新村聚居点23个,实施整村改造提升3个。2014年上半年,灵宝宫综合体103套民居主体工程全面完工,3000平方米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幼儿园和敬老院投入使用;书房村综合体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13年启动的凤鸣三元桥等聚居点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新启动的凤鸣土桥子、常林高石梯等聚居点进入民居主题工程实施阶段。
三产崛起 乡村旅游新兴向荣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美丽新村的规划建设,不仅适合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现情,还带动了乡村旅游文化业的发展。
在西充县百科有机农业产业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园区的游乐场、千亩花海、九宫格水田、充国大耍场等景点游玩,体验有机生态旅游的乐趣。今年5月1日,该园正式开园,仅5月份门票已收入就达100多万元,附带商品销售了80多万元。在距百科有机农业产业园3公里的双龙桥村,按照“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修建的川东北民居特色新建了双龙桥新农村综合体。
遵循“产村一体、产村相融”的理念,招引台湾双龙农牧公司,培育台湾特色果蔬、有机畜禽养殖、景观花卉观赏、乡村旅游度假,打造了“十里生态画廊”、“日月钓鱼潭”、“八卦花海”等8个特色景点。到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感受乡村田园风光、体验农村庭院生活情趣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在这里,实现了有机循环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协调联动发展。
据了解,西充正以打造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文化产业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节庆搭台,助推起一波又一波的乡村旅游热潮。2013年,该县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43.9%。西充县通过了四川乡村旅游示范县评审组的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对话书记
发展慢点没关系关键要扎实
华西城市读本:西充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优势?韩伦红:首先,西充作为传统农业县,农业基础还是比较好。一是水源条件好,西充是升钟湖的主灌区,全县近80%的耕地面积能得到有效灌溉。二是具有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比如生猪、蚕桑、棉麻、红苕、二荆条辣椒等。三是生态环境好,目前西充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有50%左右。
华西城市读本:在这样的发展优势下,西充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韩伦红:发展县域经济,要有一条符合西充实际、能够发挥西充优势、彰显西充特色的这样一条独特的道路。
对内发展要突出优势,对外又要顺应国际国内大势。我们的发展思路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慢一点没关系,主要是扎实。要融入南充、错位发展,建设南充生态后花园。西充要为南充,甚至成都、重庆提供一个能呼吸新鲜空气、吃放心食品、休闲度假、养生养老这样一个区域。具体的思路是以建设中国西部有机食品基地来带动县域经济建设。我们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具体操作是以打造中国西部绿谷品牌,带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构建一个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体系、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消费文化于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谢杰)自今年3月,“施瓦辛格低碳中国行”将到南充的消息一经发出,就备受南充市民关注。9月30日下午,由亚洲森林项目助阵的“低碳宝贝选拔启动仪式”举行,选拔出的“宝贝...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