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蓉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激情时代,西充县积极搭建综合平台,探索以商务网、供销网、邮政网、企业网为依托,县、乡、村电商平台联动发展为特色的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营销推广发展模式,助推地方名优特产品走向全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8月29日,记者从西充县商务局获悉,自2014年西充县正式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以来,正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催生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西充样本”。
返乡农民 转型搞电子商务
“其实我们一直想自己创业。”8月29日下午,西充县双凤镇返乡农民庞亮边通过网络与浙江客户洽谈生意边向记者介绍,他与妻子冯书涵于今年3月通过淘宝网创办网店“川香土货”后,一直忙得不亦乐乎。
小两口回乡后分工很明确,庞亮负责在双凤镇、东岱乡所辖的各村农户家中收购土鸡蛋、核桃、干豇豆等土货,冯书涵则通过网络对外销售,同时负责将客户订购的土货装箱、邮寄。“你看今天有10单生意发货了,发送鸡蛋300多个,核桃20多斤,从开店到现在我们就没有休息过,已经完成并送了近3000张订单,收入非常可观。”庞亮笑着说,几天前,他在西充定制的桌子、货架、电脑等硬件设施已陆续到位,他领办的双凤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也将于近日正式营业,以后农户的土鸡蛋、核桃等都将通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网站上推销。
在西充,像庞亮这样搞电商的返乡农民还有很多。8月27日,中岭乡圭峰院村一组村民杜鳌通过圭峰院村电商驿站在网上代为购买了1台电冰箱,网上购买价1050元加上运费50元,比在实体店购买便宜了500多元。圭峰院村电商驿站由农民杜代坤运营,在淘宝开有“青青乡味土货铺”网店,开展网络代购代销。
“网上开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动动鼠标就能把生意做成。”西充县晋城大道二段社区电商驿站负责人、残疾人电商创业者王永洪创办网店探索O2O电商模式,拓展“化凤毛衣”实体店业务,王永洪说,他想通过网络把针织的“化凤毛衣”卖到香港。
西充县商务局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全县新开网店300余家,预计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过5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西充特色产品上线营销达600余个。
电商驿站引发农民对电商的追捧。凤鸣镇双龙桥村电商驿站建立以来,在电商平台上不仅销售有机农产品,还帮助37户“农家乐”户主将农家住宿、农事体验、健康骑游等旅游产品包装到线上推销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服务。“依托电子商务,目前我们村的旅游产品已经卖到了广安、成都、重庆等地。”双龙桥村党支部书记杨睿说。
“培训+” 引领各类群体致富
农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服务。网商需要什么服务,西充县商务部门就积极而为。农民经营网店,需对网店进行设计,而网商们不懂也不会,西充县商务局就请来了网店设计、摄影、美工等专业机构、企业,对每家店进行包装;为了使农民进入电商行列,西充县还设立常年培训班,免费对农民进行“淘宝网入门”、“网店提升”等技能培训。“参加了‘电商夜校\’培训后,我学到了不少电商知识,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在网上做生意了!”双龙桥村村民向水秀告诉记者,她在村里办起一家农家乐,今年4月,上了村里的“电商夜校”后,她从网上购买了10辆观光自行车,经营自行车租赁业务。她的农家乐在中国邮政“村邮乐购”网络平台正式上线后,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残疾人电子商务集中培训和后续帮带,西充县还掀起了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高潮。根据县残联初步统计,已经有70多名参训残疾人申请开办网店,参与电商创业,如高院镇关帝庙村黄纯燕,在淘宝网开设网店“燕窝HCY”,目前已成功交易2笔;同德乡同德村崔天培,在淘宝网开设网店“西充绿色有机食品”,目前已成功交易3笔。
“我家距离场镇有10公里,原先在家里养猪和鸡鸭,到了销售季节,只能背到场上卖,劳累不说,还不一定能换成钱。自从家里搞了电子商务,鸡鸭都上网销售,等到要卖的时候,网上发布消息,联系好买家,他们自己就到我家来了,不愁销路。”西充县占山乡残疾人马春茂告诉记者,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荣)为提高西充旅游整体形象,促进该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8月31日,西充县旅游协会正式成立,36家涉旅企业成为该协会的会员单位。当天,该协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表决通过了《西...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