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荣)又是一年水稻成熟时。8月25日,记者在西充县太平镇罗玉垭村看到,原来数人割稻草、搭谷子的人工收割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快速穿梭在田间的收割机,一块块稻田很快就被收割得一干二净。
“我家的11亩田,机器一上午就收完了,只用了1000多块钱,安逸得很。”罗玉垭村李大爷笑呵呵地说,“现在农村很缺劳力,不好请人,今年安逸,1万多斤谷子很快收到家里,再也不怕遇到没有收完就下雨的情况了。”据介绍,李大爷种的这些水稻,以前靠人工收割需要3至5天,现在仅需7个小时。
西充作为产粮大县,一直以来,村民都靠人工收割水稻,既费时又费力。近些年,该县在土地整治后,大力推广机播机收,并邀请外地的联合机收队,进驻该县助农抢收、抢种,用现代机械改变村民传统耕作方式。
“从安徽组织了40台联合收割机到西充,现在已分别到达村组,开始抢收水稻。”据西充航粒香米业负责人黄峰介绍,安徽“稻客”机收价格为每亩130元,如果用人工收割,每亩大概需 500元,不仅为种植户节约了成本,还能及时抢收水稻,保证颗粒归仓。
来西充的安徽联合机收队负责人常峰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二次来西充了,有的“稻客”直接从安徽老家过来的,选择西充是看中这里水稻种植面积大,土地较平整,便于机器操作。
新闻推荐
●李同周“运动前要先热身。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压腿。”8月18日,记者在西充中学绿茵场上看到,一名年轻人正带领一群小朋友踢足球。这名年轻人是西充玛联足球俱乐部队员林杰,孩子们喜欢叫他“林教...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