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西充新闻 > 正文

选准对的产业 开辟致富道路—记西充县双洛乡老家湾村“第一书记”汤圉

来源:南充日报 2015-12-21 08: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晓琪

双洛乡老家湾村距离西充县城近40公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上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村里也无支柱产业,当地120多户常驻农户中,贫困户达103户。今年8月28日,“第一书记”汤圉来到该村后,村子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造危旧房下雨天老农睡觉不再担心

10月28日,对于老家湾村57岁的老党员孙逊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他和家人终于住进了双层楼房。“过去,每逢刮风下雨天总是睡不着,老房子的漏洞比家里的桶、盆多,一到下雨天,接水的器具都不够用。”孙逊说,2003年妻子因病去世后,留下了他和年仅7岁的女儿,为供女儿上学,家里四处举债。孙逊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住上了新房,女儿的工作问题也不用愁。说起家里的变化,孙逊有些哽咽。

这样的改造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8月28日,市政府办公室干部汤圉被下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几个月下来,村子一天天变了样。截至目前,该村12户重点贫困户都已完成了危旧房改造。

“到村之前,市领导、单位领导要求我向安微省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学习,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老家湾村一起谋划、一起发展、一起成长。”汤圉告诉记者,通过挨家走访、多次跟村干部讨论,时常和群众拉家常,该村的贫困现状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汤圉走访发现,当地致贫原因除了交通不便,更多的是当地的农业发展不景气。对群众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后,汤圉为每户村民制订了脱贫计划。

发展椪柑产业农民以土地入股

“如今喝上了放心水,挨家挨户都解决了用水难。”今年68岁的村民韩建润告诉记者,过去,吃水靠挑,如今,白花花的自来水接进家中,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当地村民用水难,在汤圉的带领下,该村一共建立了3处集中供水站,家家户户用上了放心水。

今年9月,村里养鸡大户田德胜由于资金紧张需要贷款,但受信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银行难以放贷。汤圉得知后,帮助田德胜联系了县级相关部门和农商行,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其担保,目前已落实贷款5万元。汤圉说,只有挨家挨户解决每户村民的需要,老家湾村才能共同走上致富路。

“以前靠养猪、种庄稼,每年的纯利润只有2000元。上个月,我们种上了果树,相信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村民仲德芬说,经过村干部走访协调,村上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和种养业,11月,村民共栽下椪柑树苗80余亩。汤圉告诉记者,由于老家湾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加之产业匮乏,导致农民增收遭遇瓶颈,“老家湾村的贫困现状证明,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根据这一状况,汤圉带领村干部确立了“村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引进企业发展产业、农户年底分红”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劳动力的群众,还可以到企业打零工挣钱,解决劳动力缺乏、产业技术薄弱与农户增收难的问题。

转变思想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受传统小农思想影响,老家湾村群众普遍思想保守,发展产业的激情不高。”汤圉说,为开拓群众视野,激发当地群众的创业热情,9月22日,他带领30余名村民到西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观摩学习。经过走访学习,村民们对于产业的发展信心高涨,对于家乡的发展普遍看好,老人纷纷给外出务工子女打去电话劝导其返乡创业。

“两年时间内,我希望所做的一切可以为村民开辟一条致富道路。”汤圉说,产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选准对的产业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老家湾村附近有个旅游景点万年山,发展乡村旅游也是村子可以走的一条道路。11月,在双洛乡党委政府和西充县交通运输局的帮助指导下,老家湾村发动群众修建2公里万年山景点旅游便道,目前已完成全路段路面平整拓宽。

新闻推荐

太极集团西充生物医药谷项目昨日开工李仲彬出席开工仪式

"target="_blank">本报讯(记者张德利)2015年12月31日上午,投资3亿元的太极集团西充生物医药谷项目在南充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西充园区正式开工,翻开了2016年产业振兴行动崭新一页。市委书记...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大木偶进校园2015-12-31 17:58
评论:(选准对的产业 开辟致富道路—记西充县双洛乡老家湾村“第一书记”汤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