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兴蛴蟆节(资料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财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意义重大。南充民俗颇多,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目前已有80多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但还有许多未列入其中。那么,要申请“非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申报成功后又能享受哪些保护措施呢?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一探究竟。
现状:
80多项传统列入“非遗”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向阆中授牌,该市正月十六“游百病”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游百病”属于传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充地域特色浓厚,人文风气厚重。 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工作人员介绍,精致玲珑的木偶戏、质朴欢快的灯戏、生动活泼的皮影戏、丝毯制造技艺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钱板、川北凉粉等20多项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南充市西充县共兴镇正月十四蛴蟆节为代表的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多达53项。尽管如此,南充仍有许多民俗值得更大力度推广和保护。
申请:
需向文化主管部门提交多项资料
那么要申请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申请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规定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群众基础;具有在一定群体或者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传播的特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
申请“非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代表作名录,应当提交申请报告、申请人与该申请项目相关联的资料;该申请项目的情况介绍,包括其历史、现状及保护,有关实物和场所;该申请项目的传承情况,包括传承谱系、传承人数量及其分布、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开展等;该申请项目的保护计划;与前述各项有关的视听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需完整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或者技艺;具有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认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并履行相应义务和职责,培养后继人才。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需按照相应级别的法律条款提交相关资料。
意义:
保护传承文化,享受多项政策优惠
申请“非遗”有何意义?南充市文化遗产保护科工作人员介绍,申请认定成功后,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物、资料、建筑(构)物、场所等,其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可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申报地理标志、登记版权等。可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信贷等各项优惠。
“针对‘非遗\’文化,保护力度更大,宣传力度与平台更加广阔。”市文化遗产保护科工作人员人员说,人人都有职责保护“非遗”文化。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张玲
新闻推荐
3月13日,在南充市西充县紫岩乡场镇的戏楼上,紫岩乡川剧团演员在为群众演出《铡美案》。紫岩乡是个“戏窝子”,爱好川剧的特别多,西充县紫岩川剧团成立于1979年,距今已有34年了。剧团人员全是当地农民...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