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西充新闻 > 正文

深邃历史奠定产业根基,凤凰涅槃放飞振兴梦想———阵痛后现辉煌 南充丝绸逆风飞扬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5-11 17:47   https://www.yybnet.net/

  • "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 李奎实习生 刘旭 曹欣

    南充,一座底蕴深厚的丝绸之城,有着3000多年的丝绸文化历史。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丝绸源点的南充,又一次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天时地利人和,振兴丝绸文化产业,南充再次迎来黄金期。市委、市政府因此明确提出:“把南充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绸都。”

    由鼎盛到没落南充丝绸产业遭遇壁垒

    丝绸产业,是无数南充人为之骄傲的“情结产业”。古时,南充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的美誉;唐宋,南充有“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的繁荣;近代,南充有“无地不见有桑、无户不事养蚕”的盛况,“绸都”、“蚕桑之乡”名满天下。1915年和1925年,南充六合丝厂生产的“金鹿牌”生丝分别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和万国博览会金奖。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南充的丝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鼎盛时期丝绸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上交利税超过8000万元,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200余个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部省优质奖和新产品奖,产品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南充丝产量占全国的8%,全省的三分之一,出口丝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绸产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二,出口绸占全省的60%,被确定为全国四大蚕桑基地、15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20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产业集群度居中西部第一位。

    市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任李伟认为,前些年,南充蚕桑和丝绸产业也曾出现产业壁垒。主要表现在,受蚕茧价格波动、蚕农生产效益不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影响,蚕茧产量萎缩;其次,主导品种单一,部分缫丝、织绸企业设备老化,初级产品产值仍占行业较大比例,服装、家纺用品、旅游制品等占全行业不到一半的比例,导致产品竞争力较弱,附加值不高;其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工贸一体化的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难以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其四,行业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设计人员缺乏,制约了产业发展。

    实施振兴行动南充丝绸产业再现辉煌

    在经历兴盛、没落之后,如今南充蚕桑丝绸产业开始涅槃转型,迎来了振兴期。

    5月10日,记者穿行于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处处是紧张繁忙的生产场面。“订单应接不暇,员工加班加点赶生产。”公司董事长张和才介绍,订单增多,一方面是因为海外订单增加,特别是非洲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订单增加;一方面是今年网上销售量同比增加了30%左右。攻城略地占市场,公司的战略是,稳住欧美市场,拓展非洲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市场。如今,依格尔的产品出口到非洲、印巴市场的份额已占50%以上。为了拓宽营销渠道,公司聘请了阿里斯达品牌推广设计机构,对公司品牌及营销网络建设进行专题论证,建立了直营店、专卖店、专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产品先后获得了进入美国公司的经营权,以及我国第一张进入英国全球最著名的顶级商场HARRODS的通行证。

    走进西充县绮香纱丝业公司,一幅“只要活着,就要把复兴丝绸进行到底”的标语格外醒目。“丝绸产品最需要克服的是冬天使用如何保暖,以及清洗后不变形的难题。”公司负责人说,在市场“倒逼”之下,公司组织专家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技术攻关,终于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丝纺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52.5亿元,出口创汇6.2亿元人民币。全市涌现出了1个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县,以及省级蚕桑基地县5个,市级基地乡镇50个,养蚕大户4000余户,桑园面积超百万亩。全市丝绸、棉纺织及服装加工主营收入居全省第一位。

    “南充丝绸迎来了振兴期。”李伟认为,主要原因是南充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丝绸振兴行动,让整个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抓住战略机遇打造名副其实“中国绸都”

    国家之战略,南充之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对于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南充来说,无疑是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南充的丝绸文化产业再次站上潮头浪尖。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这一黄金机遇,响亮地提出,要把南充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绸都”,让南充丝绸成为一张叫得响的金字招牌。

    作为南充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丝纺服装和蚕桑产业在南充“十三五”规划中,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2000万公斤,生丝产量稳定在3000吨以上,蚕桑丝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销售额稳定在350亿元以上,出口保持在3亿美元以上;培育千亩以上标准化桑园10个,建设蚕桑丝纺主题园区、丝绸文化创意园区3个,培育产值亿元以上的丝纺企业10个,桑树综合开发产值达5亿元以上。全市拥有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品牌达到10个以上。

    谈及南充丝绸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李伟介绍,南充市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适应经济发展新状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核心;以“稳增长、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以弘扬丝绸文化为载体,全面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着力推动茧丝绸行业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产业,做优做响品牌,推动南充由丝绸大市向丝绸强市转变,努力实现构建西部丝纺产业“两基地两中心”(中国西部茧丝原料基地、中国西部丝纺服装生产出口基地、中国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中国蚕具研发和综合利用开发中心)目标,真正把南充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绸都”。

    新闻推荐

    园区成景区 新村变公园西部绿谷 致力打造 人的新农村

    "target="_blank">●曾明辉走进西充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连片开发的有机农业。阡陌纵横中,是一座座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呼吸着乡村的清新空气,享受着城市的生活品质,老百姓的喜悦之情溢...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邃历史奠定产业根基,凤凰涅槃放飞振兴梦想———阵痛后现辉煌 南充丝绸逆风飞扬)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