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西充新闻 > 正文

贫困户谯井义脱贫记

来源:南充日报 2016-07-11 07: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然

7月7日,火红的太阳刚爬上山头,西充县仙林镇谯家沟村村民谯井义和妻子龙桂华便早早来到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去年8月,谯井义被村上认定为贫困户,如今,靠自己的双手,他成功摘掉了“穷帽”。

转变观念 动手垦荒

2010年,56岁的谯井义和妻子经人介绍前往深圳建筑工地打工。“由于没有技术,我们只能做小工,每天工资100来元,一个月能出15天工,每人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谯井义告诉记者,在深圳艰难维持了两年后,他们回到了老家。

回村后,谯井义每天耕作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地里的粮食除了自己吃,一年到头也余不下多少,更别说脱贫。”谯井义说,由于没有资金,夫妻俩只能过着“种啥吃啥、没粮挨饿”的日子。

谯井义一家在2015年迎来了转机。2015年8月,谯井义一家被村上认定为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庞仁贵为他争取到2000元的种植补贴。“因为穷怕了,我本打算将补贴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但庞书记突然找到了我。”谯井义告诉记者,庞仁贵建议,村里荒地这么多,不如将这2000元钱用来购买微耕机,开荒搞种植,勤劳致富。

一语点醒梦中人。谯井义东拼西凑借来了1000元钱,加上补贴的2000元钱,够买了一台微耕机。每天早上6点不到,夫妻俩就推着微耕机开垦村里的荒地,晚上10点过,还能看见夫妻俩点着矿灯,在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

“两口子确实吃得苦,硬生生地开垦出10余亩荒地、30余亩田。”谯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谯井晏告诉记者。

引入产业 种养结合

开荒只是第一步,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硬道理。“2015年10月,庞书记帮村上引入了一家重庆的蔬菜公司,公司免费送育苗,还回收产品,资金和销路都不用愁。”谯井义告诉记者,今年初,他在地里种上了7亩多南瓜。目前,南瓜已经成熟,一亩地的南瓜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就等公司来收购。公司按照“保底3角钱一斤”的原则,随行就市定价收购,7亩地南瓜保底收入就是1万余元。此外,谯井义在30余亩田里种了水稻,按照目前的长势,一亩地的产量至少在300公斤以上,按照1元/斤的价格估算,30余亩水稻产值至少在1.8万元以上。

2015年开荒后,谯井义认种了8亩银杏。今年3月,村上给予了谯井义4000元的银杏种植补贴。此时,庞仁贵再次来到谯井义家中为他出谋划策。“庞书记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让我在种植业之外,发展一点家禽养殖业。”谯井义说,综合考虑养殖成本、销路等因素后,庞仁贵推荐他养鹅。“拿到补贴后,我以10元一只的价格买回来400只幼鹅,但因为经验不足病死了100来只。”谯井义说,目前,鹅已经长到五六斤重,他准备喂养到7斤以上再出售,按照现在肉鹅8元多一斤的价格,剩下的250来只鹅,能卖到1.4万元。

“养鹅比种地要轻松些,今年粮食收获后,我准备适当减少点种植面积,扩大养鹅的数量。”谯井义说,因为粮食产值、养殖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贫困线,今年5月,他顺利脱贫。他相信,只要勤劳就不会返贫,今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新闻推荐

刷屏“朋友圈” 充国香桃销四方

"target="_blank">(赵威)“这个桃子又大又红,肯定好吃得很。”7月8日,西充县第四届充国香桃品果节开幕式在位于古楼镇赵家庙村的“充国香桃源”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景品果。据了解,“充...

西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充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贫困户谯井义脱贫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