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具有国际标准、中国气派、四川风格、成都味道的歌曲,瞿琮、赵季平、易茗、孟卫东、小柯、郭峰等名家创作的5首优秀音乐作品……“天府之歌”全球征集活动收获巨大,高品质和艺术性兼顾的“一张四川的CD”,无疑将成为传播天府文化的“声音名片”。《我爱你中国》词作家瞿琮、《水浒传》词作家易茗、《同一首歌》作曲家孟卫东都表示,深入了解四川、了解成都,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更坚定了以精品奉献人民,为时代歌唱的信心和使命感。易茗告诉记者:“‘天府之歌’面向全球征集,是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能够给成都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讴歌时代
天府大地所见所感皆可入歌
“是那青城的清幽,融合了无尽的乡愁/是那金沙的金箔,闪现出远古的风流。”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和词作家易茗曾联袂奉献了《水浒传“好汉歌”》《笑傲江湖》《大宅门》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一次两人又携手创作了一曲大气壮丽的《天府颂》,开篇歌词就扣人心弦,情感真切。
易茗说:“我父亲是四川西充人,母亲是广元人,所以四川就是我的家乡。”虽然童年时期便离开了四川,跟随家人去了北京,但这里一直是他牵挂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曾来过成都。对四川的感觉还是停留在青少年时期。时隔将近40年再次踏上故土,看到家乡的变化,很骄傲欣慰。”这次回到家乡,易茗去了青城山、宽窄巷子、太古里、武侯祠等文化地标,传统文化的优雅与现代文明的时尚,让他印象深刻。龙抄手、豆花、蛋烘糕等美食也让他念念不忘。“这种地道的味道正是我家乡的风味。生活在成都,会有一种幸福感。深入了解四川、了解成都,能够激发我的创作欲望,太多成都美食美景可以写入歌词。”易茗还告诉记者,《天府颂》的创作只是开端,此次回家乡的所见所感都将成为今后创作的素材和源泉。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词作家瞿琮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大量时代经典,这一次由他作词,川籍曲作家王富强作曲,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演唱的《爱在成都等我》,也以小见大,歌颂成都,倾诉乡情。
“爱在成都等我,等在春熙路口。爱在成都等我,来了就不想走。舍不得武侯祠的那对联,舍不得府南河的那行柳,舍不得熙攘的宽窄巷,舍不得旖旎的望江楼…… ”在这首歌曲里,春熙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一个情感的路口,一边连接着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传递着成都春风般温暖迷人的气息。瞿琮与四川的渊源很深,他生在四川,喜爱成都。瞿琮说,成都有他的爱,而春熙路口,则是成都几代人记忆的老地方。
曲作家王富强说,创作时,他去了春熙路、望江楼、武侯祠等成都地标采风,和各行各业的朋友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成都的印象和评价,从中找寻创作灵感。“歌词大气、好懂、好记、好吟、有力度、有内涵。唯有静下心来用情打量成都、读透歌词,才能赋予作品恰到好处的旋律,从而让《爱在成都等我》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经得起专业的挑剔和岁月的沉淀,成为与魅力成都相匹配的一张响亮名片。”
曾创作《同一首歌》《今夜无眠》《新闻联播》片头曲等作品的重量级作曲家孟卫东写了一首《走进天府》,曾多次到过成都的他,从武侯祠、杜甫草堂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如数家珍。“小时候我有一本小人书,里面就是讲的古蜀文明,当时就觉得成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向往。”孟卫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都的历史与文化孕育了成都人的幽默乐观,这里的音乐都透着乐观劲。这里爱出‘鬼才’、出奇作。”
扎根生活
奉献精品与老百姓共情共振
“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四川省音协主席林戈尔说,这10首“天府之歌”全球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多元,符合人民群众审美的取向,“要检查我们音乐人和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有多大的距离。距离越小,认同度越高,传唱几率也越高。只有大家把旋律留在心间,记在脑海,才能引起心灵的共振,发出心灵之声。”川音作曲系主任杨晓忠认为,涌现的优秀作品是一个“文化符号”,“可听可唱可识度”。
“Come back to me,延续梦的旅程,时光飞奔,爱怀抱着我们,把幸福带给所有需要它的人,温暖的家,是你的城……”歌曲《Come Back To Me》介绍成都的美景、美食和成都闲适的生活。王铮亮温暖细腻的嗓音,让这首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成都“打卡”,甚至在成都“二刷、三刷”。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铮亮表示,“作为一个成都人,虽然在外地发展,但也时刻关心家乡的变化。每年不管再忙,也要回成都看看。演唱《Come Back To Me》这首歌,希望通过这首歌向更多的朋友介绍成都的美景、美食和风土人情。正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成都是一座‘温暖的家、旅游的城’。”这首歌朗朗上口,一下就抓住人耳朵,很多年轻人在手机、在地铁上戴着耳机来听。成都市音协常务副主席赵正基认为,“抓住了天府文化的魂和根,利用现代作曲技法,有传统文化特色,也有现代时尚的元素。”
著名音乐人小柯的笔下,流淌着《因为爱情》《北京欢迎你》等好歌曲,他这一次为成都词曲的《烟火人间》,也是入木三分:“烟火了人间三千年/有什么百态人生没有见/于是繁华之极是轻描淡写/一杯茶摆出一片天”。咪咕音乐全IP规划师唐作实坦言,歌词非常打动人心,“我认为流行文化发展到今天,曲子很难有更高的创新,但汉语浩瀚精深,歌词可以写到一个极致的点,你看到歌词,就觉得是确确实实在说天府,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可。”
今年春季,在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城市快闪成都篇中,歌唱家马薇和我国台湾地区著名音乐人陈彼得,现身宽窄巷子街头,领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动了无数观众。其实,她个人还有一首代表作,就是10首优秀作品之一的《天府》。
今年新年音乐会上,马薇首唱新歌《天府》,婉转大气的歌声中,有生活的情趣,也有天府文化的绵长,令人回味无穷,掌声雷动。“新区展开新画卷、一干多支绘宏图等2018年四川热词都进入歌中。这首歌是我对美丽成都的献礼。”马薇对此曲的曲风十分满意,“作曲张骁是著名音乐家谭盾在国内唯一的弟子,创作了许多力作,包括实景剧《文成公主》等。曲子和歌词都修改了两次,把国乐、川味、时尚的元素融了进去,大家听了都感觉意犹未尽。”她称,《天府》之后,还要继续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新时代而歌,创作更多优秀的精品佳作。
“从这次全球征集活动引起的巨大反响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以精品奉献人民,攀登文艺新高峰,本土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四川省音协主席林戈尔表示。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本报制图 曹劲松
新闻推荐
4月18日上午,2019年南充市“书香天府·万卷南充”暨西充县“诗画田园·悦读西充”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充县桃文...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